这两周是国内的期末考试,马上大家都要放暑假啦!暑假正是同学们和老师进行头脑风暴和讨论文书素材的绝佳时机。
同学们在新的申请季里,一定会遇到很多关于推荐人和推荐信的问题。今天,小途把往年常见的相关问答集锦做了次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少点困惑~
如果你关心的问题不在今天的集锦里,也可以询问自己的指导老师,我们很愿意为你指明道路,走向成功!
1:推荐人要选几位?
美国学校,一般最多只要3封 推荐信。
建议在读或刚毕业没多久的申请者选择2位学术推荐人,1位实习推荐人。
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申请者选择2位实习(或工作)推荐人,1位学术推荐人。
2:如何选择推荐人?
一般需要提供3位推荐人。其中应该有2位是申请人的任课老师、导师、系主任或院系领导。已经工作的申请人可以请你的上司写1篇推荐信。
若能找到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名人或有国际知名度的教授(比如在国际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人)担任推荐人,则会对申请有一定的帮助,但前提是该推荐人和申请者有学术联系,对申请者很了解。
如果推荐人不了解你,则即使写了推荐信也不能让对方学校的评审委员信服。
推荐人必须和申请人有一定的接触,TA可以从学术成绩、科研能力和潜力、性格、特长、语言能力等各个方面推荐申请人。每个推荐人只应该评论与申请人接触到的方面并稍作拓展,不太可能面面俱到。
*推荐人选择的标准是:
(1)与申请者熟悉,可以是教过课(与申请专业相关,且该课程成绩还不错的)的老师或是带过实习的上司,这样才能有力度地证明申请者的学术或工作能力。
(2)为人和善,联系起来比较方便。我们申请季需要推荐人配合转发多封邮件,少部分学校还可能要求推荐人用自己的邮箱给学校发邮件证明身份,所以推荐人一定要特别和善,跟申请者关系好或不怕麻烦。
3:推荐人的职称方面有要求吗?
实习推荐人的职称无特殊要求。
学术推荐人的职称,不用执着于副教授或教授以上,讲师也可以。与职称相比,更重要的是和申请者的联系紧密,一定要教过申请者课或带过实习,对申请者的能力很熟悉。
美国院校很讲究“逻辑”,比如数学老师一般是不可能证明学生语文成绩好的。所以没教过课(包括旁听)的大牛推荐人,推荐力度可能还不如教过课的讲师。
4:推荐信怎么写?谁来写?
大部分外国推荐人和少部分国内推荐人,会自行写推荐信(不给被推荐人看内容),申请者联系好推荐人,等他们写完上传即可。
大部分国内推荐人和少部分国外推荐人,会要求申请者写好英文推荐信初稿发给他,由推荐人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再上传。
5:那我怎么联系推荐人?
最有效的方法,是课后或者去推荐人办公室当面说清楚,也可以采用邮件的方式联系。
以学术推荐人为例,具体的话术如下:
老师,我是您XX课程的学生,分数是XX。我要出国留学了,您愿意做我的推荐人吗?……
6:推荐人邮箱有什么讲究吗?
推荐人需要使用官方邮箱。学术推荐人就是edu后缀的学校邮箱,而公司推荐人则最好提供公司邮箱。
当然,如果推荐人只愿意使用QQ或163等非官方邮箱,之后可能会收到学校发送的背景调查邮件,所以风险略高。
7:推荐信上传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一般来说,推荐信上传步骤如下。
STEP1,在学校网申系统里输入推荐人基本信息(姓名、职称、工作单位、联系邮箱等)。
STEP2,学校网申系统自动给推荐人邮箱发邮件(邮件里包含特殊链接,点击链接进入推荐信系统,就可以上传和提交推荐信)。
*特别注意:
(1)部分学校在提交网申、支付申请费用后,才会发送推荐信链接。
(2)部分学校的推荐信系统需使用推荐人上次登录的密码登入。
第三步,提醒推荐人及时点开邮件里的链接,按照指示在截止日之前上传即可。
8:上传推荐信的IP有什么讲究?
三封推荐信与申请者提交网申的IP最好不重复,而同一位推荐人所有学校的推荐信都可以用一个IP完成上传(即3位推荐人共需要4个IP)。
有些知名高端学校(比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会严格抽查每位推荐人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