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力量:新时代的中流砥柱-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陈莉萍

陈莉萍

美研留学规划师

厦门
  • 学历背景:美国海归
  • 擅长专业:商科,理工,人文
  • 录取成果:哥大,宾大,UCB,JHU,西北大学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493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陈莉萍>日志>海归力量:新时代的中流砥柱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陈莉萍

    陈莉萍

    美研留学规划师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厦门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陈莉萍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海归力量:新时代的中流砥柱

      • 研究生
      • 留学新闻
      2025-07-14

      陈莉萍美国研究生厦门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提醒公众警惕针对海归人才的四种错误论调。文章指出,人才的流向反映了时代的风向,许多早年留学、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正选择回国发展。

      误解一:回国养老“摘桃”论

      《人民日报》指出,今天的中国在创新能力、科研条件、科学评价机制、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人才聚集在此是必然的现象。海归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也需要有实力。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3年,7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大部分三甲医院院长,都是留学回国人员,贡献显著。

      误解二:回国人才“二流”论

      《人民日报》强调,许多学者因研究领先被海外视为“威胁”而受到排挤。中国早已不是谁顶个“海归”帽子就被盲目推崇的年代,真才实学、实实在在的成果才是关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统一的标准,无论海内外。

      误解三:出国留学“原罪”论

      《人民日报》指出,中国多年来一直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中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探索的路径多元,跨国学习是彼此借鉴、缩短技术差距的必由之路。

      误解四:内外人才“对立”论

      《人民日报》认为,人才竞争的本质是能力与贡献的比拼,而非身份标签的较量。中国机遇多,事业舞台大,容得下各类人才各显其能、各建其功。海归人才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本土人才更接地气,各有优势。

      海归力量,用实力证明

      从时代发展看,留学生归国为国家建设注入了不可替代的力量。从“两弹一星”到今日5G、新能源、机器人技术,归国学者始终是攻坚核心。跨国学习缩短技术差距,海归成为国际合作的“桥梁”。如中芯国际等企业崛起,离不开海外技术人才回流。海归创业带动就业,本土人才与国际团队协作提升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以开放姿态拥抱海外学子。去年12月,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吸引更多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创业和为国服务。

      全国各地纷纷推出留学生支持政策,进一步降低留学生回国就业门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留学生开辟落户绿色通道;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提供6个月社保快速落户;免税购车、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北京上海等地提供创业补贴;深圳等地为海归子女提供入学优惠政策。

      在全球化人才流动的新格局下,留学不仅是个人提升的机会,也是中外交流的纽带与桥梁。越来越多的海归带着国际视野回来,既推动了国内创新,更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合作。这些政策的背后,是国家对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热忱期待与支持。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陈莉萍

      从业年限
      7-10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陈莉萍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陈莉萍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