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政府任期的较早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每小时10,320韩元,较今年上涨2.9%(290韩元)。这是韩国历届政府较早任期最低工资涨幅中,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汇危机时期的金大中政府外,最低的一次。
最低工资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于10日下午在政府世宗办公楼召开第12次全体会议,经劳资政三方协商,最终敲定了2026年最低工资标准。
按小时计算为10,320韩元,若按月薪折算(以209小时为基准),则为215.688万韩元。
这是17年来首次无需投票表决,而是通过劳资政三方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委员长李仁载评价称:“这展现了通过社会对话协调分歧、解决冲突的潜力。”
然而,涨幅本身值得关注,因为实际上它创下了除金大中政府外历届政府较早任期最低工资涨幅的最低纪录。
据委员会数据,历届政府首年最低工资涨幅为:金泳三政府7.96%、金大中政府2.7%、卢武铉政府10.3%、李明博政府6.1%、朴槿惠政府7.2%、文在寅政府16.4%、尹锡悦政府5.0%。
最低工资制度始于1988年,此后历届政府中,除IMF危机时期的金大中政府外,李在明政府的首年涨幅为史上最低。此外,除金大中政府外,历届政府首年涨幅均超过5%。
即便是被劳动界评为“反劳动”的尹锡悦政府,其首年涨幅也达到了5%。这也是劳动界对此次最低工资决定反应强烈的原因。
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韩国劳总)和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民主劳总)两大总工会认为,涨幅低迷的原因之一在于劳资对立格局中扮演“关键少数”(casting voter)角色的公益委员的出身背景。
目前委员会中任职的公益委员,均由尹锡悦前政府委任。劳动界认为,这些公益委员在新政府上台后,仍在延续前政府的“反劳动”政策。在今年审议过程中,公益委员曾提出10,210韩元至10,440韩元的“审议促进区间”,相当于较今年上涨1.8%至4.1%。
该区间一公布,劳动界即强烈抗议,认为上限被定为下限,最终民主劳总的劳方委员中途退场,拒绝继续参与审议。不过,公益委员干事、淑明女子大学教授权纯元划清界限称:“公益委员虽由前政府委任,但这丝毫未影响审议过程。”
决定公布后,劳方委员干事、韩国劳总秘书长柳基燮表示:“李在明政府上台后,低薪劳动者曾期待会比尹锡悦政府时期有所改善,但结果似乎未能满足这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