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美国签证政策的波动,引发了不少留学生和准留学生的担忧。“是否还能顺利赴美?”、“留在美国还有机会吗?”、“读研是否值得?”这类问题不断在社交平台上被提起,也悄悄在许多学生心中发酵。在信息频繁变动的背景下,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人站在了“是否继续留学”或“是否留美发展”的分岔路口。
Ami是一位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商业分析硕士的在读生,同时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留学分享者。他以人称的视角,记录了自己在美国读研期间如何面对压力、调整方向,并持续寻找自身价值与定位的经历。
“我刚来美国时也有很多焦虑,签证新闻、找实习困难、同龄人频频传来好消息,而我却还在不断投递简历。”Ami坦言,那段时间自己一度感到怀疑和迷茫。但慢慢地,他学会将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比如本月专注优化简历,下个月专注练习面试技巧,每一小步都尽量踏实走好,不再对自己提过高要求,也逐渐建立起自信。
他强调:“不要被社交媒体上的结果带节奏,那些光鲜亮丽的Offer背后,也有很多你看不见的修改、尝试和等待。”
对于如何缓解当前的就业焦虑,Ami也分享了几点具体建议:
-
重塑节奏:把求职当作一个长期过程,而不是短时间内的成败判断;
-
专注能力提升:学习实用技能,如Python、SQL、可视化工具或建模方法;
-
主动建立联系:多找校友、导师、朋友沟通,很多看似特殊的问题其实大家都有;
-
开放多元路径:不要只盯着传统岗位,也可以尝试初创企业、远程实习、非典型职业路径等更契合个人兴趣和背景的选择。
他还举例说,有朋友从早期在小餐馆打工转型做数据分析,后来进入健康科技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这样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不断尝试和积累实现的。
Ami想告诉每一位在美或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没有哪一条路是完全顺利的,但只要我们愿意主动行动,积极应对,就能慢慢走出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的确,留学不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更是一次自我认识、能力建设与人生选择的过程。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中,如何做出符合自己节奏的判断,如何在不确定中坚持自我,是许多留学生正在经历的重要课题。
无论你的决定是留下、回国,还是转换方向,都是你成长的一部分。如果你正处于迷茫中,也请相信:你并不是孤单的那一个,所有积累都在为未来铺路。每一封投出的简历、每一次面试准备、每一个困惑的夜晚,都是留学旅途中值得被尊重和记录的一部分。希望你能在探索中不断靠近那个更坚定、更成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