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日本大学种类繁多,包括历史悠久的老校、规模宏大的学府以及声名显赫的院校。尽管这些大学的各个院系都表现出色,但它们往往拥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特色科系”,我们一般称作“看板学部”。
通常,一所大学在创立之初就会设立一个核心科系。例如,一所大学可能以专门研究法律的学院起家;在升级为大学后,它便以法学院作为其主要院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逐渐增设文学院、经济学部,随后是工学院和理学院等。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大学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今天的综合性大学格局。
对于拥有众多院系的大型大学来说,主力院系的身份可能初看并不明显。但如果一所大学在创立之初就设立了法学院,并且该学院一直是学校的核心,那么它自然就成为了“看板院系”。如果学校多年来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并拥有大量的毕业生,那么周围的人就会认为“学校的声誉就是法学院!”
值得注意的是,像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这样的顶 尖学府,其所有院系都达到了最 高水平,因此它们无需特别指定一个“看板系”。
研究确定哪些院系是大学的看板科系也是挺有意思的。今天小编带大家深入研究学校的创立背景和丰富历史,挖一挖,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上智大学这三所知名私立大学的“看板科系”。
01
早稻田大学看板学部
早稻田大学的看板学院是政治经济学学院。政经是永远的王 牌!早稻田政经学部创立于1882年,是学校的起点。分为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系。
早稻田大学的政经学部的校友遍及日本政商界,堪称“早稻田人”的核心标签。法学院虽入学难度相当,但历史底蕴和江湖地位仍属政经。
入学考试独树一帜——必须考数学! 这一门槛直接筛掉“数学放弃党”,更吸引原本瞄准国立大学的学生:“既然要考数学,不如冲早稻田政经!”竞争激烈度年年攀升。
02
庆应义塾大学看板学部
庆应义塾大学的看板学院是经济学学院。经济学才是真灵魂。庆应义塾大学的经济学部创立于1890年,是日本首 个经济类学部。最初名为“理财科”,与文学部、法学部同期诞生。
庆应义塾大学招牌的“三田会”校友组织,核心力量正是经济学部毕业生。校友在商界盘根错节,新人入读如同拿到日本财界VIP通行证。
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院入学分数线近年常居榜首,但论及庆应的基因与影响力,经济学部仍是无可争议的“建校之魂”。
03
上智大学看板学部
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制霸语言圈。上智大学1913年建校时首设文学部,但真正的语言王 牌是1958年独立的外国语学部(含英、德、法、西、葡语专业)。
与文学部“研究文学语言”不同,外国语学部专攻实用语言技能。英语学科尤其强悍,听说读写全面碾压,校园里飘着联合国式的语言氛围。
上智大学近年新设国际教养学部、全球研究学部,但外国语学部的实战语言实力和归国子女浓度,仍是上智的金字招牌。
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上智大学将会出现新的“看板学院”吗?答案是,早稻田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早稻田和庆应的看板学部地位百年未动摇,政经和经济的基因已刻进学校DNA。
但是上智大学略有不同。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虽是后来居上,但已成语言教育标杆。国际教养学部虽势头正猛,但想取代外语学部?上智大学的语言王冠,暂时无人能摘。
看上智大学,如果从基督教语言教育学校的角度来看,文学院从一开始就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院的英语文学系可以说是其核心系。不知不觉中,它就被外国语学院取代了。随后,又成立了国际教养学院和全球研究学院。 也就是说,上智大学有四个与外国相关的学院。这意味着,除非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否则他们将很难选择申请哪个学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我们在这里分辨一下这些差异。
-
文学学院英语文学系秉承着悠久而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
-
相比之下,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则更具现代感,注重如何运用英语。
-
国际教养学院是最 先进的学院,可与国际基督教大学的全球与跨学科研究学院、法政大学的全球与跨学科研究学院以及公立大学秋田国际大学的全球与跨学科研究学院相媲美。
-
拥有综合性的国际化学院,在世界各地研究日本以及海外地区。许多大学都设有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文化学院。
具体到上智大学,“看板学部”并非建校时的文学部,而是后来设立的外国语学部。因此,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来涌现的其他学部也将成为新的“看板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