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媒报道,由于物价飞涨,导致韩国大学内的前后辈文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밥약”是“밥 약속(吃饭约定)”的缩略语,是一种在大学校园中由高年级学长请刚入学的新生吃饭的校园文化。对于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的新生来说,通过“밥약”可以与学长建立感情,也有助于更快适应学校生活,因此可以说是新生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
而那些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在第二年成为学长后,也会把这份善意传递给新生,这种“互助”、“爱心传递”的文化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每年春天,随着大量新生涌入校园,这段时期也被称作“밥약的季节”。甚至有句玩笑话说:“春天里新生只需要带交通费就行了。” 就读于首尔某大学的学生柳智尚在升入二年级后,面临了一个烦恼:那就是与学弟学妹的“밥약”。
智尚说:“我现在是大二了,也该请下面的学弟学妹吃饭了,可这样一来饭钱开销就很大,不得不开始节省自己的伙食费。” 她面露难色地说道:“即使一个人吃饭就要一万韩元左右,如今要再加上学弟学妹的份额,一顿饭下来最少三万韩元,让我倍感吃力”。
因为不好在学弟学妹面前提出“吃便宜的”,她只能从自己的饭钱上节省。于是她想到的对策是每天吃“千元早餐”。
另一位大二学生李东贤和郑胜民也表示,由于最近餐费上涨,他们在与学弟学妹“밥약”过程中也感到十分为难。
东贤说:“我们学校很流行学长请学弟吃饭的‘밥약’文化,但最近物价不断上涨,实在是太有负担了。”
胜民也表示:“一顿饭就得花上两三万韩元,零花钱一下子就没了。”
不断上涨的物价让大学生们有时要忍饥挨饿,有时则要花费更多不必要的时间。
胜民即使晚上饿了也会强忍着不吃,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只为了去学生食堂吃那一千韩元的早餐。
问题是,“밥약”多发生在大学附近,而这些地区的物价也在迅速上涨。在本次采访中,有七成受访大学生提到“一顿饭1万韩元”,明确表示感受到了餐费的上涨。
那么大学周边的物价到底如何呢?记者走访了位于首尔城北区一所大学附近,调查了距后门100米内的11家餐厅的菜单。结果发现,若点选各餐厅的代表性菜单,每人平均消费为10,427韩元。
而今年最低时薪为10,030韩元,靠打工维持生活的学生就算辛苦干满一小时,连一顿饭都吃不起。
曾经代表着“便宜”的大学周边,如今也无法抵挡住高物价的浪潮。高物价的冲击并不只针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