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悉尼大学与西悉尼大学的专们团队通过对澳大利亚548名教师、教育家和师范生进行了历时三年的深入调查,系统梳理出了提升教师素质的50项关键指标,包括一些无法通过正式培训教授,亦无法通过学生成绩衡量的特质。
这项研究打破了以往单纯注重学生成绩的传统观念,强调了教师个人素质和专业特征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重新构建了教学质量的定义,并为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启示。
该研究由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的教育学教授艾莉森·辛普森(Alyson Simpson)与韦恩·科顿(Wayne Cotton)副教授,以及西悉尼大学教育学院的高级讲师雷切尔·怀特(Rachel White)博士领导的团队共同领导,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由怀特博士和辛普森教授主编的新书《证据何在?对教师素质的探索》中。
“教师素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的研究首次提出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框架,揭示了构成好教师的各项素质,可用于师范生教育以及在校教师的个人发展。”辛普森教授表示。
她认为教师作为个体常会受到高度评价,但教学作为一项专业工作却常被误解。
有人以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早上上班、下午下班,还有很长的假期,但当老师远不止这些。我们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人们去理解和支持那些塑造下一代的人。
本次研究特别指出10项显著影响教师素质的关键特质,包括:
1 |
反思力:善于从经验中学习的深度思考者 |
2 |
韧性:能够坚持不懈地应对挑战 |
3 |
适应力:面对变化具备灵活性 |
4 |
动机:追求成功并能激励他人 |
5 |
尊重:体贴并尊重教育社群 |
6 |
耐心:理解并包容他人 |
7 |
清晰沟通:善于解释和表达想法 |
8 |
协作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
9 |
职业道德:以诚信为原则 |
10 |
坚持不懈:长期致力于支持学生成长 |
作为本次研究的重要研究者之一、西悉尼大学教育学院的怀特博士也补充说,如果希望学生们成为好教师,就必须重新评估对这个职业的价值认知,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与培养这些品质。
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科顿副教授也表示,这一基于证据的框架能够帮助重塑支持和培养教师的体系,从教师教育项目到学校领导层。“如果我们真心重视教师素质,就需要超越对学科知识的关注,聚焦那些支撑教学的个人特质与人际关系能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