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商学院2026Fall宣讲会九大要点解析:专业调整与申请策略全揭秘
今日下午,香港大学商学院2026Fall提前批专业宣讲会如期举行。结合官网提前披露的信息及宣讲会内容,本文梳理出九大核心问题,为申请者提供关键指引。
一、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专业“消失”?
此前备受关注的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专业,在《香港大学商学院硕士课程2026年入学建议学费》列表中未再出现。尽管具体调整原因尚未明确,但业内推测该专业可能被划归至其他学院。对于原本计划通过此专业努力港大的申请者而言,需及时调整选校策略,关注官网后续动态。
二、早申请:官方明确“滚动录取,优先审核”
宣讲会强调,2026Fall将继续采用滚动录取机制,并明确表示“早期申请者将获得更大比例的录取名额”。官网原文指出:“建议非本地学生尽早提交申请,以便预留充足时间办理签证及筹备赴港事宜。”
考虑到今年港校QS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1位,叠加美国留学政策波动等因素,申请竞争或进一步加剧。建议申请者尽早整理材料,避免因延迟提交错失机会。
三、GMAT/GRE:非强制但“加分效应”显著
港大商学院明确表示,2026Fall不强制要求提交GMAT/GRE成绩,但“良好的考试成绩将作为优先考量因素,尤其对边缘案例有辅助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申请者可先提交材料,后续补交成绩。这一政策为准备时间紧张的申请者提供了灵活性,但高分成绩仍能显著提升竞争力。
四、申请专业数量:理论无限制,但需精准定位
宣讲会提及,申请者可同时提交多个专业的申请,且每个专业将独立审核。然而,官方建议避免“海投”,强调应根据自身背景与职业规划精准选择。例如,金融与会计专业更看重量化能力,而全球管理则侧重跨文化经验,申请者需结合个人优势匹配目标专业。
五、提前批未获录:自动转入常规批,无负面影响
若在提前批未收到录取通知,申请将自动延续至常规批次审核,无需重复提交材料。这一机制为申请者提供了“二次机会”,但需注意,常规批次的竞争可能因缩招而更加激烈。
六、结果公布时间:八月底统一发放
审核结果预计于8月底公布,具体时间为申请截止后启动审核流程。建议申请者定期检查邮箱,避免错过重要通知。
七、材料不完整:可先提交后补交
针对提前批申请者可能存在的材料缺失问题,官方允许先提交现有材料,后续补交完整文件。但需注意,材料完整性仍是审核关键,建议尽可能在提交前确保核心文件(如成绩单、推荐信)齐全。
八、面试:常规申请无面试,奖学金需额外准备
宣讲会明确,2026Fall常规申请者无需参加面试,但奖学金评选可能增设面试环节。若以争取奖学金为目标,需提前准备,重点展现学术能力、职业规划及与专业的契合度。
九、奖学金:名额有限,评选标准明确
港大商学院设立院长硕士奖学金,覆盖所有全日制硕士课程新生,评选标准包括:
- 学业成绩(本科均分、语言成绩等);
- 工作经验相关性(如有跨国企业或行业头部企业实习经历);
- 面试表现(如适用)。
尽管奖学金名额有限,但高分成绩与优质背景仍能显著提升获奖概率。
总结:早申请+精准规划=制胜关键
2026Fall港大商学院申请呈现“专业调整、竞争加剧、审核严格”三大趋势。申请者需重点关注以下策略:
- 动态调整选校列表,及时关注气候治理等专业归属变化;
- 尽早提交申请,充分利用滚动录取优势;
- 精准匹配专业要求,避免盲目海投;
- 同步准备GMAT/GRE,提升综合竞争力;
- 结合奖学金标准,在材料中突出学术与职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