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i阶段:学术审查
虽然许多学校宣称采取“全面考量”的招生方式,但实际上,许多大学的招生流程首先是以学术成绩为基础的。在这个阶段,招生官会根据申请者的无加权GPA、标准化考试成绩、班级排名以及课程难度等因素,给每个申请者一个学术成就评分。这个评分决定了申请者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全面审查。
在这个阶段,大量申请会被筛选掉。即便是一些在其他地方看来非常youxiu的学生,如果学术成绩没有达到某些dingjian大学的标准,也可能被直接淘汰。
杜克大学招生改革就是把这个规则打明牌了,所以幻想“低分高录”同学可以面对现实了。学术是进一步被审查的必要条件,这个阶段,大概有50%的申请者被筛选掉。
当然,这部分被筛选掉的申请者,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了,还会有招生官会简单审查,以减少录取失误。如果课外活动比较吸睛的申请者,也会被筛选出来,但能从“万人坑”里起死回生的,毕竟是少数。
每年申请季,美国大学都会收到数万份申请。例如,斯坦福大学超过5万份申请,普林斯顿大学4万份左右的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会有超过12万份申请。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招生官们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审查的呢?
申请数量如此庞大,你真相信招生官会一个一个认真审查吗?事实上,申请者花费大量时间来撰写申请材料——招生官可能只花5-15分钟来阅读你的申请,这不是耸人听闻。
很多申请者天真的相信美国大学录取是“整体审查”,我成绩差,但我有特长,我活动比较个性,也可以被录取,就是所谓的“低分高录”。事实证明,有这种想法的申请者,还是太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