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曾经被当作留学“备胎”的香港,现在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饽饽。今年香港高校申请季的火爆程度堪称现象级:香港大学的申请率直接暴涨200%;香港理工大学甚至因系统访问量过大而崩溃......
就在近日,2026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发布,港校QS排名集体晋升,有五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其中香港大学超越北大和清华,跃居亚洲第2;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也实现排名提高。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无疑为持续升温的香港留学热再添一把火。
但热潮之下,疑问也随之而来:2026年乃至未来,香港留学的难度将会如何?是难上加难,还是存在诸多机会?
在2026年的QS榜单中:
香港大学上升6位,位居全球第11名,不仅超越清华大学(第20位),还首次超过北京大学(第14位),成为亚洲第2名。
香港中文大学上升4位,排至第32名;
香港科技大学上升3位,位列第 44 名;
香港理工大学同样上升3位,处于第54名;
香港浸会大学上升43位,来到第 252 位;
香港教育大学首次参与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就位列第530位;
香港都会大学也首次被纳入排名,处在781-790位区间。
可以看到,港八大尤其是香港大学在国际上的认可度非常之高,排名甚至超过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另外,近年来由于香港人口外流的问题,港府出台了各项高才政策争抢人才。
留学生方面,香港也正不遗余力地争夺国际生源,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港府的目标很明确:利用西方留学政策不稳定的窗口期,数招抢人政策多管齐下,将香港打造为亚洲重要留学枢纽
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港府就提出要打造「留学香港」品牌,通过奖学金等手段吸引更多学生来港升学。香港高校的奖学金种类十分丰富,部分专业甚至提供全额资助。
此外,相比于英美国家,香港本身的求学成本也相对美国更实惠,性价比很高。以港大为例,本科年均学费约18万港币(约16万人民币),加上生活费,总成本仅为美国的一半。
除了教育优惠政策,香港的另一大吸引力在于就业。根据2023年数据,香港八校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率超过70%,远高于美国的H1B中签率。
更重要的是,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留学生可轻松进入内地或国际企业,职业选择更加灵活。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区政府还推出了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企业聘用香港高校毕业生,并且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留学生在香港的就业机会
校被“疯抢”,申请难度加大
相关数据显示,香港热门高校尤其是港八大的申请人数正持续走高
今年,香港科技大学和浸会大学各自收到超万份内地生申请
据说香港大学申请率直接暴涨200%
香港理工大学甚至因系统访问量过大而崩溃,并且因申请人数爆满,2025年2月6日之后提交申请的内地学生将不予考虑
为了筛选出最的学生,香港高校尤其是头部院校的录取标准还不断提高,无论是高考生还是国际课程生都面临严苛要求。
例如,高考赛道中,香港大学要求分数超一本线130-150分,英语单科需120+;港科大理科需超130-170分,文科需超95-135分。
而国际课程赛道更是直逼世界名校:IB学生申请港大热门专业需40分(满分45),医学类专业需42分;A-Level学生需3个A*起步。
语言政策也同步收紧,例如港大2026年起要求雅思/托福成绩必须在入学前两年内取得,商科、传媒等专业雅思7.0+成为标配,旧成绩更是面临失效风险
除了学术成绩和语言成绩,香港高校还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申请材料中,学生需要提交个人陈述、推荐信、简历等材料,以展示自己的学术兴趣、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创新思维等。
许多热门专业还会安排面试环节,通过面试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匹配度。例如,香港大学的法学专业面试,不仅考察学生的法律知识,还会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虽然港大、港中文这些学校的热门专业申请越来越激烈,但香港整个教育体系正靠着 “政策放宽 + 资源扩招” 提供了更多申请机会
老牌院校扩招,部分名校录取率高
其实香港有很多老牌院校,不仅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每年招收的内地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比如香港浸会大学,2024年浸会大学录取了301名内地生,比2023年多招了122人,2025年计划进一步扩招到600多人,目前非本地生比例占19.6%(还没到40%的上限),估计录取率在20%到30%之间。
再看就业率方面,2024年该校毕业生平均年薪25.9万港元,比上一年涨了近一成,涨幅全港;整体就业率达到96%-97.6%,65.3%的内地毕业生在 3 个月内就找到了工作。
香港城市大学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该校录取了220名内地生,2025到2026 学年计划扩招到300人。2024年该校毕业生平均年薪26.9万港元,像数据科学这类专业,约60%的毕业生月薪超过3万港元
除了这些,随着香港教育的发展,一些新兴院校也逐渐受到关注。
比如香港恒生大学,它的商科、管理、会计等专业设置很实用,和市场需求结合得很紧。虽然这所学校的综合排名不如香港八大,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有独特优势。像该校的供应链管理专业,因为开设时间不长,知名度还不高,申请的人少,录取率比较高。
还有一些传统院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也在开设新兴专业。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专业,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的资源,教学质量有保障。作为新专业,首年招生时申请的人不多,录取要求也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