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低空技术硕士(MSc in Engineering in Low-Altitude Technology, LAT)是全球专注于低空科技领域的硕士项目,由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主导,联合工学院、理学院、经管学院及法学院成立“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并携手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及行业领军企业(如大疆、空客、顺丰)打造联合创新平台。以下从项目背景、课程设计、培养模式、就业前景四个维度展开介绍:
一、项目背景:抢占低空经济万亿风口
随着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载人飞行器等创新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万亿美元,中国已将其纳入“十四五”国家战略。香港大学响应产业需求,推出全球低空技术硕士项目,旨在培养掌握核心技术、兼具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填补行业空白。
二、课程设计:前沿技术+跨学科整合
课程融合主流航空技术与低空科技应用,涵盖五大核心模块:
- 硬核技术:空气动力学与航空推进系统、无人机飞行控制与AI算法、新型航空材料与智能制造、电池与推进技术。
- 商业运营:低空交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航空经济学与商业模式、空域管制政策与法律风险。
- 实践应用:噪音控制与适航认证、无人机集群控制、低空交通网络规划。
- 跨学科支持:为非航空背景学生提供基础课程补习(如力学、数学),配备英语强化模块。
- 全球视野:课程设置全球物流与运输系统、航空经济学等内容,帮助学生从国际视角理解低空经济发展。
三、培养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
- 学制与学分:1.5年全日制课程(84学分),含9门核心课+1篇毕业论文。
- 企业实训:第三学期与大疆、空客、顺丰等企业合作课题,毕业设计直接对接产业需求(如无人机噪音治理、电池续航优化)。
- 学术深造:成绩优异者可获研究型博士奖学金,进入港大航空航天领域top实验室,衔接PhD项目。
- 国际合作:与波音、中国商飞等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毕业生进入头部企业更具优势。
四、就业前景:黄金赛道,需求激增
- 核心岗位:
- 技术类:飞行器设计工程师(年薪30-50万港币)、无人机系统开发、空域算法工程师。
- 运营类:低空交通规划师、无人机物流项目经理、政策研究员。
- 新兴领域:eVTOL适航认证、低空保险产品设计、空中数据服务。
- 就业方向:
- 企业:大疆、亿航、Autel(无人机研发);波音、空客、中国商飞(航空制造);顺丰、京东、美团(低空物流)。
- 政府机构:民航局、航空监管部门(政策制定与空域管理)。
- 学术界:进入港大或国际实验室,从事低空科技前沿研究。
- 行业红利:中国无人机领域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70%,低空经济融资超120亿美元,人才缺口巨大。
五、申请信息
- 申请时间:2025年3月中旬至6月中旬(滚动录取,招满即止)。
- 入学时间:2025年9月。
- 学费:380,000港币(可分3期支付,学生可申请10万港币奖学金)。
- 申请要求:
- 拥有工程、计算机、物理等相关专业学士学位。
- 雅思6.0/托福80。
- 有无人机竞赛、数学建模获奖经历者优先。
六、项目优势总结
- 全球:填补低空科技领域硕士教育空白,抢占行业制高点。
- 产学研一体:课程由学术界与产业界联合设计,毕业设计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 跨学科培养:融合工程、商业、法律知识,培养“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
- 就业保障:与头部企业合作,提供实习与就业资源,毕业生留港可申请IANG签证。
适合人群:
- 希望切入低空经济新兴领域,避开传统赛道内卷的理工科学生。
- 追求“技术+政策”复合背景,成为行业早期红利受益者的求职者。
- 有志于从事无人机研发、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等前沿领域的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