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国际高等教育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正式发布了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全球公信力的四大排名之一,QS排名以其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包括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师生比、论文引用率、国际化水平等)成为留学生、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要参考。本次排名覆盖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所高校,创下历史最大规模,而英国院校的表现尤为抢眼——不仅4所大学稳居全球前十,17所跻身前100,更有多所高校实现排名跃升,展现出英国高等教育的强劲实力。
英国学府:全球前十的“常驻代表”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前十席位中,英国成为入选院校最多的国家之一,与美、瑞等国家分庭抗礼:
-
帝国理工学院(IC) 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2,打破牛津、剑桥长期垄断的“双雄”格局。其工程、医学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尤为突出,产学研结合模式备受赞誉。
-
牛津大学(第4名) 与 剑桥大学(第6名) 凭借悠久的学术积淀和前沿科研输出,持续领跑人文社科与基础科学领域。
-
伦敦大学学院(UCL,第9名) 作为英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提供近千个学位项目,其教育学、建筑学、医学等学科常年位居世界前列。
黑马频出:这些英国大学排名飙升
除传统强校外,多所英国高校在2026年排名中实现突破:
-
伦敦国王学院(KCL,第31名) 上升9位,其法学、精神病学及国际关系学科享誉全球。
-
谢菲尔德大学(第92→第79名) 与 诺丁汉大学(第108→第97名) 强势回归前100,后者更以“英国雇主青睐度TOP3”的优势成为就业导向型留学的热门选择。
-
伯明翰大学(第80→第76名) 和 布里斯托大学(第54→第51名) 稳步上升,红砖大学与罗素集团成员的学术底蕴再次得到验证。
理性看待排名:择校需多维考量
尽管QS排名是择校的重要参考,但学生仍需结合自身需求综合评估:
-
学科匹配度:如LSE(第56名)虽综合排名不及G5其他院校,但其社科、商科专业实力堪称强劲;
-
地域与就业资源:曼彻斯特大学(第34名)、利兹大学(第86名)等位于核心城市,校企合作与实习机会丰富;
-
学生体验:格拉斯哥大学(第79名)等以多元文化和历史氛围著称,适合注重校园生活的学生。
趋势与建议:动态规划留学路径
2026年排名也反映出英国高校的“马太效应”——院校地位稳固,中部竞争激烈。对于计划2025年秋季入学的学生,需关注:
-
申请策略:参考2025到2026年排名变化,梯度选校(如主申前50、保底前200);
-
长期价值:排名波动是常态,优先选择专业实力强、就业网络成熟的院校。
英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竞争中始终占据高地,无论是老牌名校的稳健表现,还是新兴黑马的逆袭,都为留学生提供了多元选择。然而,排名仅是起点,找到与个人学术兴趣、职业规划契合的院校,才是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