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美国的很多大学坐落在乡村里面,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我来了才发现,康奈尔大学不但在村里,而且在山上。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群山与树林,经常被风雨雪光顾。大雪从去年十一月下到现在,据说会一直下到四月底或五月初。
我刚来村里时,因为倒时差睡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来。透过窗户,我看到朦胧的晚霞,天灰蒙蒙的,整个社区寂静无比,宿舍空无一人,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朝我涌来:我好像独自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村落里,已经被那个熟悉且热闹的世界遗弃。
我以为刚来不适应,产生这种孤独感很正常,但待得时间越长,我越能体会到传闻中的“康奈尔大学是北美著名的学术孤岛”这句话的含义。而且,所谓的“孤岛”不单单是指地理距离,还有心灵上的距离。只不过,心灵上的距离让我享受到了平静、安宁和自由。
学校交通不便,进城一趟要五六个小时,附近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场所。一到晚上,四处乌漆麻黑一片,冷得连松鼠都不愿意出洞。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宿舍——学校;并且只干两件事:做饭和做学术。
如果一个人没有太多社交和人情往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这样规律的生活,只专注于学术科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边无际的孤独,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再加上做学术是一场持久战,会消耗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最后很有可能一无所获。
这种感受就像一个人在一片汪洋大海里面探索,隐约看到前面的灯塔,觉得有希望了,于是非常卖力地划桨。但越是卖力,海面雾气越大,越容易精疲力竭、心灰意冷。而当雾气渐渐散开,灯塔又出现在不远处,你再次燃起希望和斗志,又再次失望,甚至到绝望……如此无限循环。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学术科研状态。
但是说来也很神奇,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精神面貌和学术状态居然比在国内时好多了。尽管项目做不出来的时候也会感到焦虑,投稿屡屡被拒也会沮丧,但我变得更加珍惜当下,专注于自己的日常,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来对抗这些负面情绪。
也许正是因为置身于孤岛当中,不需要和外界有太多的互动,我才有更多机会和自己相处,能够更加关注自我的需求。当我一边欣赏窗外漫天飞雪,一边从容自得地做饭时,当我一个人去图书馆,一整天只和文字“交流”时,我的世界似乎只存在雪落下的声音和我的心跳声,我竟然体验到的自由与快活!
尤其是当我发现,这座孤岛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简直就是自由自在的王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