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学生本科就读于国内一所高校的电子工程专业,在大二时开始考虑赴美读研。当时他计划申请与本科专业相近的电子工程(EE)或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方向,但在深入沟通中,我们注意到他对于毕业后留在美国就业有清晰的规划和动机。
结合美国就业市场的情况,尤其是在科技行业,计算机科学(CS)专业无论在岗位数量还是起薪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这位学生本身的专业背景与计算机也具备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建议他在申请阶段可以适当尝试一些CS方向的项目作为转专业的机会。
不过,学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与许多CS研究生项目的先修要求仍有差距,尤其是一些计算机学院较为严格的项目。因此,我们在规划申请策略时,选择以ECE方向为主作为稳妥路径,同时也挑选了几所综合条件相对匹配、允许背景转换的学校尝试CS项目申请。
结果非常积极——学生收到了多所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涵盖了EE、ECE和CS等方向。其中原本计划接受的是一所德州高校的CS项目,但在6月收到一所加州高校的ECE项目Offer后,他重新审视了学校的课程内容、地理位置及发展机会,最终决定前往加州深造。
尽管学生读的是ECE专业,但他并未放弃“转码”就业的目标。入学后,他积极补充计算机相关知识,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利用了我们推荐的一些内部学习资源,系统地补上了CS方向常见的技能短板。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积累为他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在求职过程中,他将自己在电子工程与计算机交叉领域的背景优势充分展现,最终成功拿到TikTok和Amazon两家科技公司的全职Offer,为他从本科阶段起就逐步铺设的“转码”之路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其中,TikTok是一款面向全球的短视频平台,由字节跳动推出,自2017年上线以来在多个国家持续拓展市场。公司在美国设有总部,办公地点遍及洛杉矶、纽约、伦敦、新加坡、巴黎等地。在全球化运营的过程中,TikTok对于具备技术能力、理解中美双边文化并能快速适应跨国团队协作的技术人才持续保持需求。
通过这位学生的经历可以看出,对于希望在美国就业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早期进行职业规划,结合自身背景理性选择专业方向,合理利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机会提升能力,是实现从“专业匹配”到“工作匹配”的关键一步。即便本科非计算机出身,通过系统准备与实践锻炼,也有可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