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工作、实习或进一步深造时,一份高质量的简历往往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相比冗长的个人陈述或推荐信,简历更像是一张“个人说明书”,用精炼的语言展现出你的能力、经验与潜力。
简历在文书体系中的地位
一份完整的申请材料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简历(CV)、个人陈述(PS)、推荐信、个人历史陈述(Diversity Statement)、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等。简历作为直接、具可读性的部分,承担了“创建印象”的任务。它不仅要精准反映出申请者的背景,也应为后续文书内容做好铺垫。
简历的特点:
-
客观:避免主观评价,用事实说话
-
精炼:控制在1页(应届生/申请者),最多2页(资深经历者)
-
模块化:清晰划分教育背景、科研项目、实习经历、技能等板块
不同专业的关注重点
-
理工科:重科研,技能为王。项目经历、实验室经历、发表论文都是加分项。
-
商科:重实战,看绩效。实习经历、实习成果、团队协作能力是核心。
-
人文社科:重表达,看逻辑。写作样本、课程论文、调研项目不可忽略。
如果你刚开始准备CV,不妨从以下几个问题出发进行头脑风暴:
-
我做过什么项目/研究/实习?
-
在这些经历中,我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
我有哪些成果或量化指标可以佐证我的能力?
-
我掌握了哪些与专业相关的工具/软件/方法?
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CV内容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