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国立)一直以来都位于世界学术殿堂的中心,但它不仅是一座享誉全球的学术高地,更是一片让梦想得以生根发芽的沃土。
这里,聚集着一群多样的面孔:有引领学术前沿的教授,有对教学充满热情与信念的教师,有怀揣梦想的学生和校友,也有那些默默付出、始终坚守的职工。
他们虽来自不同的领域,却在澳国立这片土壤上,共同实现了一场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这所顶jian学府不仅为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提供了世界ji的学术资源与平台,也因他们的故事,拥有了更多的温度与前行的力量。
在澳国立,每一位学者、教师、学生、员工和校友的成就,既是个体智慧的绽放,也是这座大学整体力量的积淀。他们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同时也在彼此之间、与这片校园、与社会不断回应与联结。
他/她们不是孤立的光点,而是汇聚成星辰的群落。正是这种个体与大学之间的同频共振与双向奔赴,才是澳国立可以持续前行的根本动力。
感谢大家选择了澳国立,愿各位与ANU一同,愈发闪耀。
01他是纳米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军者
🔬 Chennupati Jagadish教授🎓 澳国立物理研究院(ANU Research School of Physics),现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Chennupati Jagadish教授(荣誉退休)是纳米技术领域的国际quan wei。他曾助力制造LED灯和激光器中使用的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微小到足以在一根头发的宽度中容纳30个。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通过操控神经元帮助痴呆症患者,利用水分解技术制取纯净的氢能源,以及开发轻便、柔性的太阳能电池。
此外,他还开创性地研发了高性能光学器件,这些器件在通信和数据存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除了这些成就,他还发表了880篇科研论文,是这一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Jagadish在印度一个小村庄长大,小时候靠煤油灯的微光学习。由于村里没有高中,于是他到邻村与数学老师同住了三年。
1990年7月,他与妻子Vidya、两个月大的女儿Laya,以及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一起来到澳国立工作。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在澳大利亚生活35年,但澳国立真的是一个非常棒的地方,让我有机会继续我的研究,”他说道,“老师们的善意和慷慨成就了今天的我。他们在基础设施上支持我,同时大学里各级领导也支持我。这让我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大学还投入资金聘请技术人员,负责维护价值3000万澳元的设备,无需依赖海外支持——这避免了研究的延误。
“他们会过来看是什么问题。如果是电子或机械问题,他们就能解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高效地开展研究,”Jagadish说,“我热爱科学,能够追随自己的热情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感激澳国立的原因。”
Jagadish和妻子Vidya捐赠了14万澳元,发起了澳国立未来研究人才项目(FRT)项目,用于支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在澳国立学习和开展研究。校内其他捐赠也将基金增至100万澳元。
去年,87名来自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来到澳国立校园,参与FRT项目。这些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为期约三个月的研究经验。
02她是点燃你好奇心的经济学教授
👩🏫 Creina Day教授🎓 澳国立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ANU Craw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you xiu的老师,可以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理解的方式,他们可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在学生zui需要时,慷慨地给予信心。
而Creina Day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她是澳国立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多年来,Day将自己在宏观经济学的深厚研究与对教学的热情相结合,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
当我意识到教学可以在学生身上产生深刻的转变时,它就成了我真正的热情所在,”Day说道,“看到学生从害怕经济学,到逐渐积极参与其中,这种变化带来的成就感难以形容。”
“我尤其喜欢设计那些能够让复杂概念变得易懂、并具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帮助学生自信地参与进来。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好奇心、培养分析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的工具。这种使命一直在塑造我在研究生宏观经济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
正是这种热情和投入,让Day荣获了享有盛誉的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奖的“学生学习杰出贡献奖”——这项荣誉是对澳大利亚卓越教学与教育领导力的zui gao肯定。
然而,对Day来说,这份荣誉的意义,远超个人层面。
“教学卓越的认可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彰显了优质教育的价值,以及全体教育工作者为提升学生学习所付出的努力。”Day说。
“奖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反思教育中的有效做法,分享zui 佳实践并激励他人。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我对教学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承诺。”
Day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如此有效,部分原因在于她善于运用经济模型解释当代挑战。她的教学方法强调相关性、以研究为导向的课程和反思性实践——这些原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也激励了未来的经济学家。
“我还融入了多元视角,促进跨学科的联系,以确保学生能够看到经济理论的广泛应用。”
当然,Day也坦言,自己的职业道路同样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很幸运遇到了鼓励创新教学方法的导师,我也将继续向gao等教育各学科领域的变革型领导zhe学习。”
03他们是一群想要突破边界的艺术生
👩🎓👨🎓 本科二年级及三年级在校生🎓 澳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ANU School of Art & Design)
夜幕降临在斯特罗姆洛山(Mount Stromlo)上,天体物理学家Brad Tucker博士沉浸在一片星辉之中。
作为2025年“Enlighten Festival”活动的一部分,澳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们正在将他们的作品投射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天文台望远镜上。来自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们组成了这个团队,他们突破了数字与实验媒体的边界,以动画、音景、视频以及混合媒介的形式展开创作。
Tucker博士,现任澳国立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研究院(ANU Research Schoo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副教授,平日里习惯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zui深处。但今晚,他驻足在这里,是为了欣赏艺术是如何与科学一样,突破人类想象的边界。
“这些作品不仅令人振奋,还深深打动了我,仿佛触碰到了心底的某根弦,”Tucker说道,“它们非常深刻地展现了我们的故事,展现了曾经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的故事——通过一种既真挚又难忘的方式……唤起了人们对堪培拉变迁的回忆,也让人忆起我们在这里曾经面对的山火。”
在多学科艺术家、资深讲师Anna Madeleine Raupach和摄影与媒体艺术负责人Katrina Sluis副教授的指导下,学生们花了四周时间完成了这些作品。
投影中的主题涵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银河的结构和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学生Kalo Subakti的作品《路》(The Road),灵感来自澳大利亚大地的顽强生命力。作品通过明亮的红灯和反光标志讲述了殖民化、山火,以及一个地标如何在岁月更迭中不断变化但同时又保留了其历史痕迹的故事。
▲ 澳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Kalo Subakti的投影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不断变化的土地的坚韧与毅力。照片:Nic Vevers/ANU
“我正在攻读理科双学位,这次机会让我能来到这里体验艺术创作,真的很特别,平时我根本不会来这里,”Subakti说道,“能够把这个地点的科学特性,尤其是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以及森林在山火之后顽强重生的景象融入我的作品,真的非常有意义。”
04他们是为澳国立默默付出的员工
▲ 2024年校监奖与校长奖。照片:Dave Fanner/ANU🧑🧑🧒🧒 Bruce Thornton,澳国立医疗中心护士团队……
每年,澳国立都会颁发年度校监奖(ANU Chancellor's Awards)与校长奖(ANU Vice-Chancellor's Annual Awards),以表彰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非凡成就、推动研究和教学发展,并为建设更加包容、开放和尊重的校园社区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除各种学术成就奖项外,学校更是设立了校监卓越贡献奖,校监校园社区杰出服务奖,Andrew Hopkins卓越奖(健康、安全与福祉),Clare Burton卓越奖(多样性、公平与包容),校长卓越奖(服务、创新与转型),等等不同维度的奖项。
比如,2024年度校监校园社区杰出服务奖(个人奖),则颁给了Bruce Thornton,以表彰其在营造包容的校园环境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澳国立医疗中心护士团队则荣获了校监校园社区杰出服务奖(团队奖)。
05他们也是澳国立遍布全球的校友
在澳国立,毕业从来不是终曲。如今,澳国立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几万名校友。在中国,从最初自发成立的小型校友组织,到如今已有6000多位活跃于各行各业、积极参与母校活动的大家庭——他们是澳国立最引以为傲的家人。
离开校园后,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自启程,如今在自己的领域闪耀光芒。有人在科研中攀登高峰,有人在创业中书写传奇,有人在跨界探索中收获别样的风景,也有人在一直默默耕耘,追求自己的理想……无论身处何地,他们始终与母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结,也在同侪之间彼此惺惺相惜、互相成就。
一位校友曾说过:“和澳国立一样,去澳国立读书的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母校也始终希望这群冥冥之中量子纠缠着的ANUer,能在这条无形却充满温度的校友网络中,继续秉持那份初心与热忱。
曾几何时,同学们都一起在Chifley图书馆挑灯夜战赶due,也曾在Sullivan Creek边喂过鸭子。那段岁月,是澳国立学子共同的青春记忆。而堪培拉以及母校,则是永远留存在心底的柔软与热爱。
以人为本的澳国立愿与所有的同学、老师、校友和员工一起,讲好变革下大学的故事,完成世界一liu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共同见证社会进步和世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