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化走进加拿大教育-新东方前途出国

留学顾问周杨铭

周杨铭

咨询顾问

常州
  • 学历背景:加拿大海归,多大Rotman
  • 客户评价:认真负责,专业度高,精益求精
  • 录取成果:多伦多大学,UBC大学,麦吉尔大学
从业年限
3-5
帮助人数
131
平均响应
15分钟

顾问服务

1对1定制 · 专业服务 · 官网保障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周杨铭>日志>带着文化走进加拿大教育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周杨铭

    周杨铭

    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常州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周杨铭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导航

      带着文化走进加拿大教育

      • 中学
      • 历史文化
      2025-06-24

      周杨铭加拿大中学,本科,研究生常州

      从业年限
      3-5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向我咨询留学申请方案 咨询我

      “你是哪国人?”——这其实是首先的一道文化门槛。
      护照不能定义身份,语言、行为、吃什么、说什么,才是真的文化标签。
      就算孩子拿了加拿大护照,母语说中文、饮食中餐、性格稳重,他们也会被当作“newcomer”。
      说得简单:文化是“习惯的底色”,不是能换掉的外衣。

       


      教育如料理:中式快炒 vs 西式慢炖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教育是一种料理方式

      中国教育,像宫保鸡丁——热锅快炒、精准高效、锅气十足。
      加拿大教育,就像西餐裡那盅慢炖——温火、慢火,留住原味、留住个性。

      很多中国家长,会说:“太慢了、不集中、不抓重点”。
      我经常说,这不是“散”,而是“做法不同”。
      重点不是把你变成厨子,而是教你尝一尝“另一碟味道”。

      而且别忘了:在加拿大随处都能点到热腾腾的炸酱面或麻辣烫——
      这象征着文化融合:你在这里吃“西餐”,也可以保留“家味”。

       

      教室里的文化细节:不仅是桌椅的不同

      很多中国家长首次走进加拿大的教室,会觉得空落落:没“光荣榜”,没“考试倒计时”,连教科书都不统一。

      但正是这些“缺失”,反映了加拿大课堂的一种教育文化逻辑:

      不是统一,而是自发;不是标准答案,而是独立表达。

      比如,老师不一定发课本,而是自编 handout,有时当堂发当堂讲;有时鼓励学生自己找资料、做项目。这对习惯了“预习—讲课—记笔记—做题”流程的中国学生,是不小的冲击。

      课堂上也不是越安静越好,而是看你有没有发问、有没有参与、有没有表达。

      在小组讨论中,你得讲出自己的观点,也得尊重别人。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多元协同前进”。

      这就是文化差异:我们不习惯的,不代表不合理;我们看不懂的,可能正是别人教育理念的核心。

       


      教室里——不是自由放飞,而是“自由在规则里”

      中国的课堂像军训:统一队形、标准答案、老师当号令者。
      但在很多中国人的想象里,加拿大课堂可能是“想怎么就怎么”:上厕所、看手机、随便说话。

      我做低龄留学生监护人时,重要的事就是:
      陪孩子到教室,逐条讲清 syllabus 或 class rule,签名确认:

      • 手机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时候必须上交?

      • 上课能不能走动?如果要上厕所需要多少次?

      • 作业迟交会怎样处理?缺课会扣分吗?

      加拿大课堂有纪律,也有规则。自由在规则里实现,而不是无纪律。

      比如我儿子的高中:

      • 没请假不能上厕所超过两次;

      • 迟到 10 分钟算缺席;

      • 手机进课堂先交出来,乱用就没收;

      • 作业要分时递交,错过次数会影响成绩……

      这不是土铁笼,而是用制度保护每个人的自由空间
      自由不是随便,而是“在规则里自由活动”。

      大学一样有框架、有签到、有线上小测,甚至专业课会检查作业:读书笔记——
      这里的自由,意味着更高的自律;规则不是管你,而是保护你。

       


      你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纹理”的纸

      很多家长说:“孩子年轻,像白纸,读书好适应。”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不是白纸,他们带着中文、饮食、家庭文化来到这儿。

      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加拿大国籍,但他们在中国长大。回来上学时,仍要重新适应课堂、语言、同学的交流方式。这不因为他们“不够加拿大”,而是因为他们就带着“厚厚一层中文背景”。

      这不是劣势,而是文化的纹理
      关键不在“能不能适应”,而在“我怎么用已有的东西去适应”。
      ESL课堂上,哪怕语言慢一点,他们心里稳一点,也能一步步跟上来。

      别低估中国基础教育的底气——它系统、扎实,是强国教育的基础。
      但,学习方式不同,不代表它不好;而是你需要用好已有资源,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教育不是要你变成谁,而是引你看见自己

      很多人误以为留学就是要“变加拿大人”,移民就是要“脱中国身份”。
      但我说,教育不是这么干的。它不是改变你成谁,而是带你看见“你是谁”。

      你可以学加拿大教育的方法,也可以继续用中文、过中秋,吃中餐。
      你不必刻意放弃原文化,也不必把自己变得很“外国”。
      记住:文化底气不是自信也不是自卑,而是对自己的理解

       

      加拿大的教育文化,是历史、制度、文化编织成的文化网。
      理解它,不是为了认同,也不是被同化,而是为了更从容地适应。

      你选择这条路,是因为相信教育可以改变未来。
      请你,我,孩子——带着文化来,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理解了,看见了,已经走在路上了。

      更多详情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专业顾问

      周杨铭

      从业年限
      3-5
      帮助人数
      50
      平均响应
      15分钟内
      在线咨询 顾问在线解答疑问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留学问题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周杨铭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周杨铭提问
      输入验证码
      我们已向发送验证码短信
      查看短信并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秒后可重新发送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