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与清华大学携手,于6月13日、14日在教大大埔校园举行「未来教育与学习」论坛,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革新教育领域,开创未来教育新方向。论坛汇聚海内外人才学者围绕未来教育与学习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致欢迎辞时表示,明年4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第二届香港教育大学与清华大学教育论坛,于13日的论坛将讨论人工智能,主题演讲嘉宾包括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与人工智能教授Mutlu Cukurova和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数码未来教授Michael Henderson等。他感谢本地校长出席。他又提到,大学将于西九龙区推出新教学场地。
李子建其后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未来」为题作演讲。他提出,四个方向将成为未来研究合作的框架。新兴学习环境;其次是学习形式,由神经科学和学习时间支持;第三是品德建立;第四是评估,是一种有区分性判断和不同的反馈。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香港教育大学其中一项最新进展是「数字人」(Digital Human,是透过数位技术创造出的、与人类外貌相似的虚拟人物),具备普通话、广东话、英语能力。
杨斌于主题演讲中提到,2017年提出「10个不等于」理念,因应人工智能发展,他决定再加上两个不等于,分别是认知不等于知识、智慧不等于智力。他认为大学未来应有更多具备证书的导师、顾问引导学生,其次是推广一半分数以团队形式得出,强化通力合作。
其他与会知名学者包括: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石中英教授、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模拟与培训中心教授Roger Azevedo、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与人工智能教授Mutlu Cukurova,以及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数码未来教授Michael Henderson,也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论坛另设有10场平行会议、人才小组讨论、校长圆桌讨论、青年学者论坛及研究生论坛,两日来吸引全球300多位与会者共襄盛举,促进了行业交流对话,深化了对未来教育的探讨。是次论坛圆满举行,第二届论坛将于明年(2026年)在清华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