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QS世界大学排名前瞻:香港高校能否延续上升势头?
距离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仅剩6天,全球高等教育界正屏息以待。对于计划申请中国香港、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高校的学子而言,这份榜单不仅是选校指南,更与未来就业、落户等人生规划息息相关。尤其在考公、考编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QS排名的风向标意义愈发凸显。
回顾2025:港校集体跃升,表现亮眼
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高校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 香港大学:全球第17位,较2024年提升9位;
-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第36位,上升11位;
- 香港科技大学:全球第47位,上升13位;
- 香港理工大学:全球第57位,上升8位;
- 香港城市大学:全球第62位,上升8位。
这一整体上升趋势,折射出港校在学术声誉、国际化程度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持续投入。
预测2026:港校能否再创新高?
基于QS排名指标体系及港校近期动态,我们对2026年排名做出以下预测:
香港大学:目标全球前15
2025年,港大凭借4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0、39个学科进入前50的强劲表现,夯实了学术声誉基础。其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国际教员比例接近满分,国际学生比例达99.3%。此外,薄扶林校园重建及可持续发展领导力计划等举措,与QS新增的“可持续发展”指标高度契合。尽管雇主声誉仍有提升空间,但港大稳居全球前20的态势明朗,冲击前15并非遥不可及。
香港中文大学:剑指全球前30
中大在2025年跃升11位至第36名,其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的丰硕成果,尤其在医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为学术声誉和论文引用率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拓展国际合作,中大国际教员和学生比例持续优化,深圳校区毕业生深造数据亦为其毕业生质量背书。若能进一步提升雇主声誉,重返全球前30可期。
香港科技大学:有望回归全球前45
港科大在2025年回升至第47位,其人工智能、数据科学领域的布局及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合作,成为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双重引擎。筹备中的第三所医学院及全球就业能力排名(第24位)进一步强化其竞争力。随着师资力量优化,港科大有望跻身全球前45。
香港城市大学:冲击全球前60
城大2025年位列第62位,其与剑桥大学的全球研究合作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显著提升了国际研究网络和学术声誉。作为“全球最国际化大学”,城大在国际教员和学生比例上表现卓越。若能持续提升雇主声誉和就业成果,冲进全球前60指日可待。
香港理工大学:瞄准全球前55
理大2025年排名升至第57位,其应用研究及国际合作网络功不可没。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30、环境科学领域港校好的的成绩,佐证了其学术影响力。作为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主办方,理大在可持续发展维度表现抢眼。若能延续这一势头,全球前55并非终点。
港校崛起背后的四大驱动力
- 前沿科研布局: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产出高影响力成果,吸引全球好的学者加盟。
- 就业力强化:通过校企合作、实习项目提升学生职场适应力,雇主声誉稳步提升。
- 国际化战略:高比例的国际教员和学生,广泛的全球研究合作网络,构建学术“超级连接器”地位。
- 可持续发展投入:绿色校园建设、气候研究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契合全球教育趋势。
结语:排名之外,看见教育本质
QS排名固然重要,但高校的价值远不止于数字。对于学子而言,选择与自身学术兴趣、职业规划相匹配的院校,远比盲目追逐排名更为关键。6天后,2026年QS排名即将揭晓,港校能否延续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