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录取率不足2%,海归薪资反超本土毕业生30%!”——当国内升学卷成“修罗场”,越来越多的家庭将目光投向一条“进可攻,退可守”的新赛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凭借多元化的学制,既能让孩子在国内夯实语言和专业基础,又能“无缝衔接”QS前100名校,总费用还直降50%,直呼“真香”!
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课程体系因项目类型、外方合作院校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不同项目类型课程设置到底有何区别,如何根据课程体系进行项目的选择,如何做好升学规划?本文小编将带你深入剖析,一探究竟!
2. 通识教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思想政治课、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心理学与生活等人文社科类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深入专业领域提供扎实的知识储备
依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如商科类课程会涉及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国际本科项目会涉及会计学基础、管理学原理等课程;而中国传媒大学 2+2 艺术设计国际本科项目会开设相关的动画概论、视听语言等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设置也不同,学习难度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