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的学术传说很多,但数学系后院那群“学术鸽子”的故事,是最匪夷所思的一个。
我又一次注意到它们,是在熬夜赶论文的凌晨三点。窗外传来规律的“咕咕”声,探头一看——几只鸽子正围着一块面包屑,用喙在地上划拉奇怪的符号。凑近一瞧,那根本不是随机啄食,而是……拉格朗日方程的近似解?
我的导师听完我的描述,淡定地喝了口茶:“哦,你说‘牛顿组的鸽子’啊。” 原来,数学系后院的这群鸟,常年捡食学生们掉落的草稿纸碎屑,久而久之,竟学会了识别某些数学符号。生物系的博士后来做了个实验:在固定位置投放不同难度的数学题面包屑,结果发现——鸽子们优先选择线性代数,避开拓扑学。
更诡异的是,这群鸟似乎形成了某种“学术鄙视链”。喂它们初级微积分,它们爱答不理;但若放一张黎曼猜想的草稿,立刻引发激烈争抢。有学生开玩笑说,这些鸽子可能是历代数学大牛转世——毕竟剑桥的鸽子平均寿命远超普通城市鸽子,且羽毛颜色恰好对应三一学院的院徽。
校方对此的态度很“剑桥”: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但悄悄在数学系花园立了块牌子:“请勿投喂未经验证的猜想”。而生物系最新论文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只是经典条件反射的高级表现……或者,剑桥的学术氛围已经渗透进了当地生态链。
所以,如果你申请剑桥数学系,除了准备面试题,或许还该带包面包屑——谁知道你的研究会不会被一群鸽子抢先发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