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那些让我哭笑不得的"坑爹"经历
本以为留学申请就是填填表格、交交材料,没想到一路走来踩过的坑比大学四年上的课还多。今天就来聊聊那些申请路上让我抓狂的"奇葩"经历,希望能帮后来的小伙伴们避避雷。
【推荐信惊魂记】
我以为最稳妥的推荐人是我最熟悉的专业课教授,结果他老人家把推荐信写成了"该生上课从不迟到"这样的流水账。更绝的是,另一位教授直接把推荐信模板发给我让我自己写,还特别嘱咐"别写得太夸张"。最后不得不临时找了位不太熟的副教授救场,结果人家写的推荐信反而最出彩。
【成绩单乌龙事件】
我们学校成绩单上课程名称都是中文的,我自信满满地直接提交了原件加翻译件。结果申请截止前一周收到邮件说需要学校官方认证的英文版,连夜联系教务处,差点错过截止日期。后来才知道,有些学校连课程描述都要官方翻译,这个坑我差点栽两次。
【文书灾难现场】
一篇文书我写了2000字深情回顾成长经历,被顾问直接打回:"招生官没时间看你的自传"。第二版我模仿网上的"哈佛范文",又被批"毫无个人特色"。最后在截止日期前48小时,我放弃套路写了篇真实的专业思考,反而拿到了offer。
【语言考试迷思】
听说某校托福要求90分,我考了89分觉得差不多。结果发现人家小分还有要求,口语必须23以上,而我正好22。更坑的是,有些项目官网写的语言要求根本不准,最后还是发邮件问小秘才得到准确信息。
【申请费陷阱】
以为交完85刀的申请费就完事了,没想到有些专业还要额外交作品集评审费、面试费。最夸张的是有个学校要收150刀的"国际学生处理费",而我只是申请他们的在线课程啊!
【签证材料历险记】
I20表格上的专业名称和录取信差了一个词,差点被签证官怀疑材料造假。银行存款证明的日期太早,又被要求重新开具。最绝的是照片尺寸问题,跑了三家照相馆才符合要求。
【选校玄学】
按排名选了10所学校,结果发现最适合我的反而是最初看不上的"保底校"。有个排名很高的项目课程设置根本不适合我,而一个排名50开外的学校反而有我最想跟的教授。
现在回头看,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经历反而成了我最宝贵的申请经验。最大的心得就是:别太相信网上的"通用攻略",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脾气"。与其追求完美申请,不如早点开始,留出犯错和调整的时间。毕竟,留学申请的一课,就是学会和意外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