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近期宣布,北角宝马山前日本人学校及九龙塘玫瑰街前英基校舍,将分别由汉基国际学校基金会和包玉刚教育基金会接管扩建和租用。
此番扩建将合计释放超1000个国际学位!立即咨询>>>
新年刚过,就迎来高优才子女的重大利好消息!
继2009年后,香港时隔14年,再度批出国际学校用地:
被誉为“藤校收割机”的「香港汉基国际学校」将于2025年底开工扩建,新校舍预计2028年8月正式启用,设「STEM创新型实验室」及「跨文化交流中心」等设施,容纳2-6年级学生,并增设班级,新老校区一并增加录取人数。
上海国际学校“霸主”「包玉刚实验学校」将入驻香港九龙塘开设分校,计划于2027年首批招生。中小学部均有开设,提供至少480个学额。
消息一出,香港地区的家长们已经蠢蠢欲动,开始打听如何帮孩子锁定名额了。
对于新来港,以及预备来港的家庭而言,这是一次港府为推动香港人才引进的再度发力,插班名校的机会就在眼前,可遇而不可求!
本篇一起来了解下两所学校的含金量,以及各位家长该如何把握住这次学额扩充,为院校做准备。
「汉基」与「包校」入学招生条件一直严苛,学位扩充并不等于门槛降低,有申请意向的家庭,赶紧准备起来~
1、「汉基」,香港著名国际学校立即咨询>>>
如果香港国际教育领域有一所“天花板”学校,「汉基」必定榜上有名。
这所创立于1983年的名校,不仅是香港最早推行中英双语沉浸式教学的国际学校,也是唯一一所被《福布斯》誉为「亚洲双语教育黄金标准」的学府。
「汉基」采用「中英双母语」模式——从幼儿园到高中,坚持中英文各占 50% 的课程比例。
在中西合璧的教育模式下,这里的学生,既能在IB全球统考中斩获平均39.2分(2023年数据,远超全球平均分30.2分)的傲人成绩,也能用流利的文言文解读《论语》;既能与哈佛教授合作科研项目,也能深入中国乡村完成田野调查。
「汉基」的含金量,早已超越“升学跳板”的单一价值,成为全球化时代精英教育的“重要答案”。
2、「包校」,上海国际教育圈的“顶流”
香港有句老话:太平山下,城是李嘉诚的城,港是包玉刚的港!立即咨询>>>
在国际教育赛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包玉刚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包校”)作为中国民办国际化教育的标杆,常年稳坐上海国际教育j的宝座,当之无愧地拿下“全上海最难进的国际学校”的称号。
「包校」高中部今年共收获7份藤校offer、12份美本TOP 10、103份美本TOP 30。在英国方向,也斩获了6份牛津offer和5份剑桥offer。
据海外大学招生官反馈,「包校」学生因“文化适应力强”(跨文化背景)、“学术热情外显”(自主研究项目丰富)、“社会责任感突出”(公益实践时长平均200+小时),在“玄学录取”中更具辨识度。
「包校」提供创新的双向沉浸式双语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教育,融合了中国及国际先进的课程元素,毕业生既能适应海外知名大学的学术要求,又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基。
可以说,「包校」的特质,不局限于传统好学校式的“升学工厂”,又不只扮演了“留学跳板”,它更像是追求全人教育的家庭都不愿错过的“试验田”。
3、考试内容 & 备考攻略
「汉基」与「包校」这两所“藤校收割机”,入学招生条件一直严苛,学位扩充并不等于门槛降低,有申请意向的家庭,提前一年准备都不嫌长。
香港国际学校的入学考试,考试类型主要有:MAP、CAT4,而「汉基」最与众不同,是使用IDAT考试的。
IDAT 考什么?立即咨询>>>
IDAT(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Admissions Test)是申请部分国际学校(尤其是提供IB课程的国际学校)的重要入学考试之一。是进入「汉基」的“敲门砖”。IDAT包括4个科目:
英语 English
阅读与写作:通过选择题测试语法、词汇、拼写,要求根据图片或主题撰写短文(无字数限制)。
口语与听力:采用AI虚拟人像进行互动面试,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如扩展演讲、观点陈述等)。
数学 Mathematics
包含代数、几何、统计、方程等主题,题型为14-24道选择题,部分题目需使用屏幕计算器,考试时长约50分钟。
全球知识 Global Knowledge
涵盖逻辑推理、科学、地理和历史,通过18道选择题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储备。
逻辑部分涉及模式识别、问题解决等;其它部分基于全球教材大纲内容。
性格测试 Character Assessment
通过36道多选题评估学生的沟通、协作、创造性思维、自我意识等非学术能力,结果无对错之分,旨在帮助学校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质。
学术能力」强化tips
1. 英文笔试:
建议通过阅读原版英文小说、学术期刊(如《经济学人》)积累词汇。需定期练习英文写作,如观点论述、故事续写。
2. 口语和听力:
学校面试采用全英文对话,需模拟真实场景训练。可通过与外教对话、参与英文辩论或演讲活动,锻炼逻辑表达和即时反应能力。
3. 数学:
需掌握英文数学术语,并通过限时刷题提升解题速度。
4.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方面的题目,涉及图形规律、数字序列和空间想象能力,可通过《门萨思维训练》等书籍针对性练习。
5. 粤语与繁体字:
「汉基」重视双语教育,中文考试虽可用简体字,但需熟悉繁体字读写(尤其是高年级插班)。建议通过阅读繁体版儿童文学(如《小王子》繁体版)和练习书法,提升文化适应力。
除了【学术能力】,「汉基」的考试还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积累。
「综合素质」提升Tips
1. 全人教育导向的课外活动:
学校注重学生的领导力、创造力和社区贡献。所以孩子参与国际竞赛(如AMC数学竞赛、模拟联合国)、公益活动或艺术项目,积累独特经历,有助于形成申请材料中的“亮点”
2. 面试技巧与模拟训练:
学生面试:常见问题包括个人兴趣、未来目标、对汉基文化的理解等。需引导孩子用具体事例(如团队合作经历)展示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
家长面试:学校会考察家庭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契合度。家长需提前了解汉基的IB课程、双语特色及“全人教育”理念,并准备如何支持孩子适应香港生活。
3. 性格与适应力培养:
让孩子自主规划学习与生活(如制定周计划、管理作业进度)。参与国际夏令营或外语活动,模拟校园社交场景(如英语自我介绍)。通过限时任务(10分钟即兴演讲)或突发调整(临时取消行程)锻炼冷静应对。
「包校」入学考什么?
「包校」在笔试方面会涉及英文、中文和数学:
1、英文笔试
阅读(学术类文章/诗歌分析)、写作(议论文/创意写作)、语法与词汇。
2、中文笔试
现代文阅读理解(注重思辨能力)、文言文基础、观点型作文(如“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3、数学逻辑
中英双语题目,侧重应用题与跨学科思维(如用数学分析环保问题)。
面试方面,既有学生面试,也有家长面试:
1、学生面试
个人特质:自我介绍、兴趣爱好、未来目标。
团队协作:小组任务(如设计公益活动方案),观察领导力与沟通方式。
跨文化理解:讨论国际议题(如“如何看待不同国家的节日差异?”)。
2、家长面谈
教育理念:家庭如何支持“全人教育”(如平衡学术与品格培养)。
家校合作:对包校教育理念与管理方法的理解及配合意愿。
学校的选拔是一场对家庭与孩子的“双向匹配”。扎实的学术基础、真实的个人特质展现,以及对教育理念的深度认同,才是通过考核的关键。建议家长们提前规划,稳扎稳打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