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给出这个分数答案的时候,我们内心是非常非常纠结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分数只是申请当中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十二个因素里的一项。所以对于一个学校是否录取,真的不是这一个成绩所能决定的。这个分数只是第一步,是一个门槛儿,只有你有了这个标准化考试成绩,才能进入到他们的审核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在提供伯克利大学需要托福110,SAT2200的时候真的非常非常的纠结,因为我们知道想录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10分的托福和2200的SAT真的只是这十二分之一的标准,那么其他的十二分之十一做的好与坏也决定着录取的是与否。那我今天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到底有哪十二块,从学生这个角度上,能够做到、能够改变的这十二项。
l 标准化成绩
首先就是标准化考试成绩,这个大家都知道,像TOEFL、SAT、SAT2、AP,这些考试其实都是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要求的标化成绩。像每个学校都会公布学校的最低标准是TOEFL100分还是80分,这类似于找工作时的一个门槛儿,只有你达到了这个最低标准才能进入到学校的审核区域。我们都知道,通常一所大学录取200个学生,有限的招生官只能审核1000份材料,但是通常申请材料会有2000份,那么这2000份材料用什么方式去筛成1000份材料呢?那就用标准化成绩,首先不够托福最低标准的删掉,SAT成绩没有的也会被删掉,如果删掉仍然不够有可能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标准化成绩只是一个敲门砖、一个审核的门槛儿、最低要求。
l GPA
那么对于最终的录取呢,还会有其他的十一个因素,除了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外的第二个因素就是GPA成绩,这个GPA成绩反映了学生长期的一个学习能力,我们知道有时候一个托福冲分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使学生的托福成绩从80分提高到100分,其实这体现了只是一个月的努力和语言的能力,所以除了这个标化考试以外,我们至少要开具初三到高二的成绩单,这个GPA反应的是学生至少三年的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能力,从这上面可以看到数理化、政治、历史等等学科的学术能力,所以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也是录取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录取到前十学校的学生的GPA通常在93分以上,也就是93%以上,同时85%分数以上也是对于前五十的最低标准,所有GPA是第二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l 班级排名
第三个就是班级排名。很多同学所在的高中是不进行排名的,那么对于有排名的学校有什么好处和参考呢?美国大学都会认为学生如果能在班级排名前五名或者是5%证明这个学生无论是在一个好的学校或者是差的学校,至少在班里的被认为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标杆的形象,他的自信心也会不同,他会表现出来的自信也会不同。那么如果这个学生的排名是在后5%的,即使他在第一的高中、最好的高中、是实验班的学生,只要他排在全班倒数第几名的时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打击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对于排名也是有相应的参考意义的。我们简单的说,美国大学都希望挑选一个鸡头而不喜欢挑选一个凤尾,因为这个鸡头更有自信,这个凤尾呢就比较负能量、比较消极或者说缺乏自信。这可能不完全客观,但是也是美国大学参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l 推荐信
第四个就是推荐信。那么同学在GPA里面都会有好的成绩和差的成绩,好一点的成绩,像数学物理化学,会拿到非常高的分数,就有很多孩子在政治、生物方面不太爱学。那么在GPA上体现出来的短处,就需要通过推荐信来扬长避短。比如说在化学的学术方面不是特别的努力也不太感兴趣所以造成他化学的GPA不高,那么在化学的实验室里,这个孩子又是最活跃的孩子之一,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所以其实推荐信也可以反映出学生不同的条件。
l 课外活动
当然想在简历里面体现的奖项,包括课外活动,也体现了孩子在高中阶段所从事的专业、在这个专业领域所做出来的努力。我们经常会说申请同一个大学工程学院和商学院的难度比申请文理学院的难度更高一些,其实这都是相对的。如果学生高中的专业背景和活动背景相当的空白的时候,托福和SAT这些标化考试的成绩当然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那是我们拼分数来拼进去的,所以分数自然而然要高一些。那么当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过金融大赛、国际性的机器人大赛、理工大赛等这些活动。有了这些专业上面的表现、这些经历,其实学生的托福、SAT成绩并不一定要比申请文理学院要高。所以说,一定要注意学术兴趣和学术成绩是否与申请的专业相匹配。
l 申请文书
申请文书也能体现出学生的思想成熟度,因为我们知道在申请的时候没有办法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很多学校很依赖于申请文书,所以从文字上也能够看出这个学生的思想成熟度和思想的深度、广度。所以文书就是录取的第六个因素。
l 暑期学校
暑期学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暑期学校在美国被认为是高中生所参加的具备大学难度的课程,所以在这种具备大学难度课程中拿到B+以上的成绩的时候其实就证明了这个学生具有胜任大学课程的能力。
l 家庭背景
第八个因素是父母的背景。父母是否是双硕士或者双学士、父母所从事的行业,美国大学也会参考。美国大学不认为父母都是从商的,他们的儿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他们也不太相信,父母都是工程师的家庭,孩子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所有其实父母的工作背景和专业也一定程度影响到孩子的申请。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跟自己相同的行业,孩子有时候不愿意从事跟父母相同的专业,但其实这跟我们的申请背道而驰的。
l 面试
第九点就是面试。在申请的时候我们很难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像常青藤的学校都会有官方的面试,一些排名三十以后的学校也会委托第三方来面试,这个面试是在申请材料展示的以外的方面来打动招生官,为给自己加分。很多高分的孩子我们发现他的情商不高,有一种特别自大的感觉让我们非常不喜欢。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分数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情商超高的孩子,让我们每个老师谁见到都会非常的喜欢,这样的孩子面试官一般也非常喜欢,就会在面试中加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认为他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潜力做的非常出色,那么面试官也会这样认为,所以面试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因素。
l 选校方案
同样分数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选校方案和策略,有的孩子非常的理性,有点孩子非常听取老师的建议选择了匹配的建议。有学生孩子分数比别人高但是却被选择的学校拒了,所以选校的策略很重要。
l 早规划早出分
第十一个点是出分的时间。我们拿现在高二的学生来举例,今年1月份就拿到了SAT比较好的成绩,那你的早规划、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都已经非常出色了,因为你已经领先了99%左右的备战SAT的成绩了。那假如同样高二的学生今年年底才拿到SAT高分的成绩,我们还是认为这个早一点拿到成绩的孩子在时间管理、自我规划等方面要强一点。而且学生越晚拿到成绩,我们越难做规划,甚至有可能错过早申请的机会。
l 细节
最后一点是细节,这个细节太多了,很难去概况。SAT的考试次数、申请文书的细节等都属于第十二大因素。
这样分析下来这十二个因素确实都很重要,不是只有标准化考试成绩,那只是十二分之一的申请因素,我们只有把这十二个方面都用心的做好,才算是一次成功的申请,而且十二项准备都做好的情况下还能有匹配的分数才可以。就算我们标化成绩很高,但是其他十一项一塌糊涂,那我们也很难申请到理想学校。(美本部 李老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