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去海外留学的童鞋,应该都会有这种困扰,明明自己已经达到学校要求的语言水平,为什么上课还是听不懂?因此很多心急的同学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进入学习误区...
误区一:
首当其冲就是我们留学清单必备神器 — 录音笔!可能现在很多同学用的都是智能手机了,但是功能都是一样的。
你回家后真的会听吗?每天除了复习,还有作业要做,还得预习明天的内容,如果有teamwork或者presentation的时候,你可能要花上一晚上的时间去准备...
因此,录音只适合备忘,不是听课小帮手。怕听不懂课的同学,首先你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第二要预习,一般你都会提前收到上课要用的材料和slides,自己提前准备,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向老师反映请老师提前给;下课了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就问老师,也可以给老师写邮件。
误区二:
第二点必须要说的问题就是,上课老师的板书抄不下来,怎么办 ?拍个照片,回家再做笔记吧!的确是可以这样做,但是还是想问,回家你真的会看会整理吗?甚至还有一些同学,不仅回家不看,照片拍下来后,上课就直接不听课了,真的是恶性循环...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最边听边记,不懂的不要课堂上钻,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问老师。自控力好的经过老师同意的话可以拍照,然后上课就专心听,课下参照照片整理笔记,可以当作复习了一遍,而不是把学习搬到课下。
误区三:
语言不够好,我读原版书提高一下。很多学生会有这种想法。
你确定你能看懂这本书?
像大量阅读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单词量达到一定水平的同学。
如果词汇量不够,看原著只会降低你的效率。
暂且不论你是否有耐心把它看下去,试想,如果你看一页需要查30%以上的单词,那么你看一页需要多久?
还有很尴尬的是,你查到这个单词了,但是还是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个单词在词组里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
正确方法是老老实实背单词,语言学习没有捷径,就是在词汇量的基础上多听多说多练。等到你的词汇量达到看电影看新闻无障碍了,再去看文学作品,才能发挥它的价值。什么意思呢,用中文举例,你学会认字了,再去学唐诗宋词,你才可以体会到它的美。
“这个内容以前学过,可以开一下小差”。
绝对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可能这个案例你听过,这个内容你学过,但是不同的老师给你的启发绝对是不同的,最主要的是,你一旦开了一会儿小差,你会发现当你想回到课堂的时候你已经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了。
所以这个时候,你大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这个你学过的案例,提出你自己的看法。
“
这个案例网上有,我照搬就可以”。
网上案例不是不能看,但只可以当做参考,绝对不要照搬。
多参考一些好的案例可以开拓你的思维,争取达到举一反三学习的目的;
但是照搬是万万不可取的。国外
老师是很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做的不好不要紧,但如果发现你抄袭,能不能毕业都会有很大风险。
总之呢,语言学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在打好基础的基础上,多听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