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一下,招生官到底在寻找什么样的学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好的成绩+课外活动+独特经历=一个名校的录取”。
那什么是好的成绩?就是包含在校GPA、托福、SAT、SAT2、AP等标化考试。标化考试在申请中占据敲门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你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标化分数情况下,你的独特课外活动经历,才有可能被招生官看到。
现在申请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前二十、前三十的院校,申请这些学校的学生标化其实差异化并不是那么明显,可能托福高个2、3分,SAT高个10分或20分,差异化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如果你有一个非常独特的课外活动,或者一个非常独特经历,能够吸引到招生官的眼神,那么你有可能拿到录取的offer,也让你在申请中脱颖而出。
首先可以把它做一个剖析,直观体现课外活动经历,就是咱们常申请的Common系统里的活动列表跟奖项列表。这个系统要填十项活动和五项奖项,而且奖项最好是跟学术有关的。今年有一个最新政策,加州的UC系统可以填写最多二十个奖项,而且规定这个时间段要求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初二及初二之前参加的课外活动都是不能写在活动列表和奖项列表上的。所以我们在规划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时间。
第二个呈现方式就是文书。概括来讲,包含大文书和小文书。大文书是Common系统里七选一的主文书,每个学校共用这一篇文书。还有加州系统的文书是八选四。
把文书的关键词摘出来,基本上就是围绕着领导能力、创造能力、克服挑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或者对周边社区的贡献,让你围绕这一些关键词展开过去的经历。
所以在文书内容上,我们也发现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在做活动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心得体会,有一些素材的积累,这都可以为文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第三个关联性,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推荐信和面试这一块。推荐信基本是提供三封,除了学校班主任的推荐信以外,我们可以提供你参与过的一些项目或学术活动中获得的教授推荐信来作为一个附属竞争的方式。
还有面试,前三十的大学基本都要面试,方式有校内面试、网络面试、第三方面试。面试内容无非是招生官根据你在申请系统里填写的内容、活动、奖项来展开,跟你做一个深度的沟通,从而判断你是不是他想要录取的那一类学生,是不是有他想要的那一类特质。
我们将课外活动误区分为两大类,比较宏观,接下来还会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别存在为大家解析。
1、先标化后活动
很多学生对于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是很够,觉得不如先把标化考试考出来。很多学校教学节奏也非常快,所以标化压力非常大的,他希望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托福和SAT上面,先拿一个有竞争力的托福100多分,SAT1400多分,然后再开始做活动。
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活动要看的是多维度,不仅看你的时间,你是否从小或九年级开始做这个活动,你是否对它真的热爱,他要看你活动的投入度和频率。所以等到你先忙完标化考试再做活动,这一定是来不及的。
这样的学生到下一步肯定是在集中时间内做活动,在高二下或高三上,只要来得及,就把这些活动做出来。但是在我们申请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学生往往录取的结果并不会特别好。建议还是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标化和活动能够同步进行一定是最好的。
2、活动越多越好
还有一类学生,他非常追求活动数量,甚至他会比较看重活动高大上的名字或者内容,但其实这个活动远远超出他的实力和能力。
对于这种学生来说,反而要做一个删减。对于比较耗费他时间精力,且不太能出成果或者含金量比较低的,这种活动我们建议他不要去做,可以把这个时间还给标化,两边同步进行。在申请的时候,我们达到需要这样一个活动的要求就够了。
我把活动分为六大类,包括艺术体育类、社区服务类、社团组织类、国际交流类、学术兴趣类、课题竞赛类。这六大类又可以笼统的概括成两大类,非学术类和学术类。
1、艺术体育类
首先,艺术体育类比较大的一个误区,很多家长盲目追求让孩子去考级,钢琴十级、小提琴十级等等。他们觉得考了一定的级别,能够证明小朋友在艺术或者体育领域有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不能说是不对的,但其实在很多招生官眼里,他并不太认可考级,他比较认可的是小朋友是发自内心、发自真正的兴趣做了一些艺术体育类活动,要有一定的平台展示。
比如有的学生去参加学校的乐队,他在里面担任的是架子鼓,他们的乐队有很多的机会在校内演出,也有机会去意大利等其他的一些国家做国际的公益演出、乐队交流项目。这其实对于申请来说,反而会更加生动、直观地告诉招生官,我喜欢参加这些艺术类的活动,而并不是为了去考级而去做这些活动。
2、社区服务类
第二块,社区服务类,我们身边的学生都有在做社区服务,现状是很多国际学校有要求在你毕业之前要达到一定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包含志愿者、义工的活动。可能小朋友没有想过要做哪些社区服务的活动,是学校里面推荐了这个,他就去做了;或者他看到了一个志愿者义工活动,就报名去参加了,并没有发自内心想要真正去体会社区服务。
我们在接触的小朋友当中遇到比较多的,就是做图书馆管理员,还有一类是地铁站指路员。因为比较简单,能够完成时长交学校作业。它对于申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社区服务对于申请来说,不会占到特别决定性你是否被录取的作用。
但是毕竟美国是志愿者大国,数据统计,每三天到四天,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做一个小时的公益活动。所以大学招生官他们非常重视社区服务的时间、频率和内容。所以还是建议小朋友能够认真对待这一块的服务内容。
3、社团组织类
第三个,社团组织类,现在小朋友基本上都有在参加,平均下来每个学生参加一个到两个社团,有的参加两个到三个社团。但是有一个现状,大部分学生在社团里是滑水的状态,基本上报了名之后,偶尔出席一下,申请的时候就有了社团经历。但是如果你要去申请一些比较好的学校,这样子远远是不够的。
社团组织类的活动非常锻炼小朋友团队协作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甚至领导力。如果你在学校里的社团发展有限,毕竟大部分的人都是参与者,建议学校缺什么社团,可以创建一些社团,这也可以体现小朋友领导能力、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