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学的招生考虑因素中,有个因素被几乎所有美国前50学校勾选为“极重要(very important)”,甚至有时超过GPA、标准化成绩、个性和课外活动,这个因素就是
rigor of secondary school record(高中课程难度)
。

( 埃默里大学录取因素排序,由大学自行勾选)
很早之前,中国高中的课程难度基本上是统一的,并不会在申请人之间造成极大差异。但随着国际课程和考试的普及,这一现状正被打破。
其中,源于瑞士的国际文凭课程IB作为“最具挑战的国际课程”,成为很多学生的选择。经验证明,在IB考试或预测成绩中表现出色的申请人具有明显录取优势。
有报告指出:具有IB证书的学生的录取率高出平均录取率的22%,而常青藤大学对具有IB证书的学生的录取率要高于出全部生源录取率的13%。(引自i-graduate international insight)


从原因上来说,IB要求选三门High level等级课程,在美国体系等同于AP,也就是说IB学生自带三门AP。而美国普通高中生不是每个人都能考AP,所以IB学子拥有很大优势。
而且IB的CAS板块本身含有课外活动要求,因此IB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加持,这项课程成绩可以让招生官直观判断你是怎样的学生,即使对你所在学校不了解,或者你在学校并非很突出。
比如录取埃默里大学的一名尚德学子,他的IB成绩基本能说明其在学校日常是什么样的学生,这是Counselor给他写的Evaluation中的一句话:
“his position in the whole grade has been moved from top 15% in Grade 10 to the top 1 at the end of Grade 11. You might be shocked by his huge improvement and curious about its reasons. I will tell you. 他进学校的时候是Top15,但是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变成学校的第一名。”
IB统考成绩达到多少分,在名校看来才是“合格”的?国际文凭组织统计了“接收IB国际学生最多”的10所美国大学,他们对IB分数的要求和平均分是这样界定的:

这10所学校对IB学子尤为青睐,即意味着IB学子在申请这些学校时有明显优势。
IB的六大类课程,每门课程分为HIGH LEVEL(HL)和STANDARD LEVEL(SL),你至少要选三门HL。每类课程的满分是7分,其中4分为及格分。TOK和EE加CAS这三门加起来是3分,只不过CAS是以活动小时数计算,所以IB的总分是45分。

(IB成绩单样例)
如果想申请美国比较好的学校,IB成绩6个科目总分怎么都应该要在37、38分,如果要申请前20、前30的话,就要39分及以上。要想爬藤,建议IB课程6个科目的总分最好要在40+,再加上论文的分数,至少保证42+的门槛。
以下是部分TOP10名校2019年IB平均入学成绩:
哈佛:2019IB平均入学成绩约为43分左右;
普林斯顿:2019IB平均入学成绩约为43分左右;
耶鲁:2019IB平均入学成绩约为43分左右;
哥大:2019IB平均入学成绩约为39分左右;
杜克:2019IB平均入学成绩约为43分左右;
斯坦福:2019IB平均入学成绩约为37分左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申请的时候是提交IB预估分,如果被大学录取后,最终统考分数与预估分相差较大,则可能面临offer被撤回。
从应试上来看,都想IB拿高分,除了你自己的语言能力、学术能力要强之外,实际上选课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选课选的不好,可能你的分数就比较低。
■ IB如何选课?从大的方向来说,有以下六大原则:
第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不止是选择IB,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如果选了一门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你要把他啃下来哪怕是SL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第二,擅长比兴趣更重要。
比如有一些学生说:我喜欢哲学,我觉得它很酷,我去试一下。但是可能这门课是很难的,如果只拿到4分,对于整体GPA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毕竟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要申请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学,一个漂亮的成绩是必须的。所以自己擅长什么,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学科列出来,然后从这些喜欢的学科中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几门。
第三,选课需要考虑和未来职业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这个不是必须的,但却是一种建议。对于一些还没有定下来未来想要申请什么方向的学生来说,这点没有那么重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要有自己的学术兴趣爱好。
比如有一些同学喜欢数学,未来想学数学方向,我建议他最好数学能够选择HL,这样能够更好地跟招生官证明你在这个学科的能力。
第四,不要盲目崇拜HL。
一般要求是选择三门HL,所以大部分学生选的是三门SL和三门HL,但是也有一些学霸会挑战四门HL。但还是请大家量力而行,因为HL和SL之间难度差距,尤其是有些课程上是非常明显的。
比如数学HL和SL差距非常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这样,语言的HL和SL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大家可以参考前人经验做选择。但是还是以自己的输出结果作为主要目标,不要盲目挑战自己,要量力而行。
第五,历年考试数据侧面反映科目难度。
大家可以从一些网站扒出历年每门课的七分率、六分率概率,从而判断这门课难度在哪里。
第六,提前调查本校开设科目及师资情况。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课老师的差异,可能不仅仅是上课效果的不同,还会涉及到给你作业打多少分,对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比如一些同学说:一般新老师严格一点,经验丰富的老师相对来说随和一点。你要在进入学校之后跟自己的学姐学长进行沟通,了解任课老师的大致情况。
■ 从具体课程来说,不同科目有以下选课tips:
首先,母语模块。从全球IB分数来看,语言与文学科目拿7分的概率会更高,比纯文学更高,所以母语的选择过程中,建议同学们尽量选择语言与文学,而不选择纯文学,因为最后纯文学拿高分的难度会比语言与文学大一些。
其次,第二外语模块。大部分同学们选的是英语,建议选择英语B的HL,从IB全球分数统计上来看,这一门课7分比例相对来说会高一些。学理工科的同学可以选择英语的AB,但是人文社科类同学可以选择英语B的HL,这门课拿7分、6分的概率相对比较高。
数学不必多说,我们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所以问题不大。
人文社科,比较推荐经济和商务管理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好拿分。建议大家慎选历史、哲学学科,毕竟外国人学美国历史这一块是有一些吃力的,如果中国人去考IB历史,分数并不是很理想,5分、6分居多,拿7分的少之又少,5分占绝大多数。
科学方面,建议物理、化学比生物好修一些,因为生物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很多学生不是卡在专业度方面,而是卡在英文能力方面,大量的专业术语用英文呈现所以难度会大。如果将来不考虑生物、医学或者心理学这类跟生物神经科学相关专业的话,可以选择物理或者化学,分数容易拿一些。
艺术领域,有两门课比较难,一门是音乐,如果学生将来不是走音乐方向,建议不要选。比如你会乐器,实际上在考试的时候,除了你要会这门乐器,你还得会作曲,所以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
另一门就是大神级的课程Visual arts,VA视觉艺术。如果将来不是读艺术设计领域,也不太建议去选。因为这门课从全球IB考试结果来看,拿7分的同学仅仅只有2%,拿6分的同学也仅仅只有9.5%,所以6分和7分的同学加起来也仅仅10%出头一点点,所以这门课要拿高分是相当的难。不是简单让你画画、素描、水彩之类,有很多艺术设计领域模块,如果将来不是走这个方向建议不要选。
最后3分的TOK和EE,TOK从全球的考试分数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在C,B是很少数,A少之又少,所以TOK要拿高分是非常难的。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我们从低年级比如八九十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思辨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否则后面TOK模块你是拿不了A的,基本上B和C中段比较多一些。
EE拿A最多的学科是数学,即便拿不了A,拿B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数学在EE里比较好拿分,所以建议选择数学,中国学生数学是强项。其次,母语里的语言与文学也是比较好拿A的,再其次是第二外语。这三门是EE的推荐科目,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自己感兴趣的。
从好拿分的角度讲,这是小的Tips,当然每个科目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根据自己将来的方向、目前自己擅长的一些点、跟老师的契合度,可以再做一些选课的调整。
■ 除了选课攻略,拿高分与你的IB学习方法也有关系,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和作业。
不是一考定终身,而是涉及到老师给你的预估分、平时表现,所以平时作业和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的点。
第二,培养优秀时间管理能力。
优秀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时间观念特别强,效率非常高。选IB的学生非常辛苦,尤其是进入十一年级之后,又要准备托福SAT、SAT2,又要准备IB、各种课外活动,这时谁的时间管理能力强,谁就能胜出。所以建议各位同学给自己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在学习的时候就专心学习,把效率提高到极致。
第三,主动和老师沟通,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虽然老师不可能给你的预估分跟实际情况差太多,但是如果老师跟你保持非常好的关系,预估分哪怕多给一分,对你的申请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培养优秀的阅读、思辨能力。
实际上对IB学生来说,英语阅读是非常多的,尤其在12年级学习EE和TOK,如果12年级再去准备时间是来不及的,所以建议各位同学从刚进入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开始阅读具有挑战性的英文原版文献、杂志,积累自己的知识面,尝试写一些summary、reflection,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应对11和12年级的IB学习。
第五,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料和笔记。
知名国际学校的学生往往有一个优势,你的上届、上上届有很多大牛,他们愿意分享他们的学习笔记,但是这时候就需要你去主动接触他们。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网站、视频资料,比如YouTube上有一些关于IB的学习方法的视频,可以多多利用起来。
除了在申请时有优势以外,IB其实是可以换学分的。如果IB HL成绩在6分及以上,许多大学认可将该课程转化为大学学分,学生可免修此课。比如以下学校:
■ 麻省理工
IB数学HL 6至7分相当于微积分I级(12学分);IB物理 6-7分者相当于物理I级(12学分);IB化学7分者相当于化学I级(12学分);IB生物6-7分者相当于生物基础(12学分);IB人文科学6-7分者将折抵总选修课的9学分。
■ 耶鲁
对IB HL获得6-7分的学生给于两项累计学分的奖励(相当于两门耶鲁大学的课程学分)。学生可利用这些累计学分或提前毕业,或直接越级到大二年级学习。
学生也可利用自己IB HL所获6-7分的成绩加入耶鲁一些更高级课程的学分中。
■ 普林斯顿
IB毕业生是唯 一有资格越级插班的群体。各科HL 6-7分者可准许越级插班。
总的来说,在进入IB课程学习之前,你都应该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提前了解相关选课攻略和有效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拿到IB高分甚至满分,在美本申请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