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观念中,可能对于美国大学选择会遵从一个原则,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即选校列表中的10-15所学校不会都是最TOP的大学,一般分为Reach(冲刺校)、Match(匹配校)、Safe(保底校)三个等级。
Reach(冲刺校):学生的自身条件离要申请的大学录取要求相比略逊一筹,或自身某方面(学业成绩或课外活动)有些许缺陷,但也并非一点儿被录取的可能性的没有,可能性有10%-30%,属于要鼓足勇气才敢冲刺一下进行申请的那类大学。
Match(匹配校):学生自身条件与大学录取要求基本吻合,有40%-60%的成功概率,申请这些大学获得录取offer的概率很大。
Safe(保底校):学生自身条件比要申请的大学的录取要求高一些,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被录取的那些大学,大概80%-90%录取概率。
但是,要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冲刺、匹配、保底学校列表,你首先要经历对学校了解的6个阶段,只有完成到90%及以上,才能证明你的选校是最适合自己的,同时录取的概率也最大。
Level 1:了解学校20%
我知道我的在校成绩/标化考试(预期)成绩,大致可以匹配哪个排名段的美国本科学校。
将自己的标化考试分数和综合实力进行一个划分来确定大致选校的排名范围,这是第一步。以下表格统计的是不同的托福、SAT、GPA基本上对应的是什么排名范围的大学。

这一步骤,你可能筛选出30所左右的学校。
Level 2:了解学校40%
我知道公立/私立,文理/大U,城市/乡村,东部/西部,综合/专业这几类院校的主要特色。
美国共有4000多所高等院校,分为四类——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以及专业学院。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主要申请的是综合性大学以及一小部分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提供的是两年制副学士学位。专业学院主要指一些艺术类院校,不参与综合性大学的排名。
对于学生常申的大U和文理学院,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四点:

综合性大学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所有的学位,而文理学院除一小部分会设置某一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绝大部分只有本科阶段教育。
综合性大学中,一般公立学校学生在3万到5万人不等,私立学校3千多;文理学院相对会小很多,基本在3千人左右,有一部分比较小的文理学院只有一两千个学生。
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开设了更多的专业和不同的课程,并且下面会有不同的学院,选择范围更广。文理学院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专业,比较少提供商科方向或工程方向的专业。因为大多数文理学院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继续念研究生,所以本科阶段更强调基础教育。
在教育理念上,综合性大学更注重实际,更接地气;文理学院更强调精英化教育,更注重学术方面的研究。
一般建议这一类学生申请文理学院:如果你将来有计划攻读法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兽医学院、药学院等研究生院的话,一般文理学院会有更好的预科program,并且经常会跟一些TOP的法学院和医学院有合作项目,可以让你在七八年的时间内完成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位。
Level 3:了解学校50%
我能说出我在筛选大学时的三个主要条件。
选校考虑因素总结来看,一般包括10个问题:
-
录取把握大吗?
-
综合排名多少?
-
优势专业有哪些?
-
中国学生多吗?
-
学校在市中心?郊区?
-
学业压力大还是Party School?
-
美东?美西?
-
冷吗?
-
贵吗?
-
毕业了找工作怎么样?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建议大家初步选校的时候先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你最看重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比如有些学生觉得“学校的综合排名,或者学校有我喜欢的优势专业,是我不会妥协的地方”;有些学生觉得“我对地理位置方面没有太大的要求,我不介意这个地方在城市还是在郊区,我也不介意这个地方很冷或者很热”,你自己先有一个概念才会让之后的选校更为顺利。
Level 4:了解学校65%
我有明确的1-5所理想大学,并且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初步了解。
这是比较成熟的一个阶段,能够锁定自己的1-5所理想大学,对他们有初步的了解,比如项目是怎样的。
如有些学校有3+2的课程,所谓3+2就是先在文理学院读三年,然后在另外的学校(和某些常春藤学校有合作项目)读两年,之后可以拿两个学位。
至少,对理想大学的特色学科、专业设置有个初步了解。
Level 5:了解学校75%
我能明确说出关于我梦校的一个事实,是其他申请人不熟悉的,同时它对我比较重要。
比如一个立志未来要当程序员的学生,在选校时选择华大西雅图,因为知道华大西雅图是微软的重要feeder schools之一( 即每年微软都会从这所学校选择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去他们那里工作), 在华大西雅图学习CS,相比选择其他城市,可能未来就业的地理位置优势更大。
这就是其他申请人可能不熟悉的,但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事实,决定了他最终选择这所学校。
Level 6:了解学校90%
我知道我的哪些特质是我的梦校会赏识,同时也是大多其他申请人没有的。
比如NYU是艺术、商科和文科实力强的学校,但体育不厉害, 你非要标榜自己是体育健将,说自己适合NYU,就有点牵强了。
所以,一定要找到学校和你自身能力、素质的匹配点,来最终决定你申请的学校。
2021申请季申请的同学,你对学校的了解到哪个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