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都听我的”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我一个人说了算”
.......
以上这些“明人明言”出自《中餐厅》——一个主要是明星和厨师在西西里岛开餐厅的综艺。该综艺本季由黄晓明做店长,一连串的“霸道总裁式”言论让店长黄晓明“获封”中年王子病的称号.......
而作为“中餐厅”的店长,显然,晓明哥处于一个leader的地位,管理着店里的大小事务,但是“霸道总裁”的管理方式在“CFO”秦海璐与林大厨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并没有展现出出色的领导力,还以一己之力挡下节目中的所有槽点。
之前在文章中也经常提到领导力(leadership)这个概念,而大家也都知道,美国TOP大学的招生官也把领导力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优秀品格之一,并且十分愿意招收在这方面出众的学生。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领导力呢?
很多家庭对“领导力”这个词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当上了“社团社长”“学生会主席”......才能凸显出孩子具有领导力。其实,领导力不是权力,不是头目,不是发号施令......简单来说,“领导力”和“当领导”是两码事。
美国名校期待看到的是一个全面、立体的高中生,他们期待找到那些主动关怀别人、可以聪明地与别人交谈的人,愿意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并不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能够为别人指引所要走的道路,并鼓励他们和自己一同走完道路的学生群体的灵魂人物。
也许这样说大家还是有些模糊,那么下面这个学生案例也许可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什么才是招生官青睐有加的“领导力”:
学子D在公园跑步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助盲跑的队伍,D看到之后觉得很有感触,成为了盲人助跑的志愿者之一。在此之后,无论严寒酷暑,D都会在周六的早上6:30和志愿者们一起,与盲友奔跑在北京的晨雾中。
“一条普通的绳子”牵连着两个人的心。因为有了D的陪伴,盲人朋友终于敢于迈开自己的双腿,大步向前,战胜了对黑暗的恐惧。而这也激励了D为更多残障人士做出自己的贡献,D在之后学习了Pro/E软件画图、单片机编程以及肌肉知识等,克服种种学习困难,平衡课业学习与活动的时间,最后借助3D义肢,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该同学也得以录取到了美国TOP3的哥伦比亚大学!
在这场活动中,D同学只是一个Volunteer的角色,并不是创始人,也不是团队leader。但是在长期坚持的活动中,他的联想、钻研、发现能力以及个人成长依旧让他的经历分外耀眼。
由此可见,领导力并不单指学生处于某种领导地位,更重要的学生是能否做出贡献,能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独当一面、尽力去解决......这些才是招生官想看的。

说了这么多,那么对于尚在国内的学子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呢?建议是:领导力要在活动中体现。
在和自身相关的学习上,是很难培养领导力的。而参加一些有意义或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置身其中,在身体力行中去尝试、去观察、去感悟、去积累,才能逐渐培养出孩子: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洞察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执行、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而这些都是领导力的另一种诠释。
参加很多活动都可以体现出孩子的leadership,例如:
-
学术类:学科小组,辩论队,科研项目......在团队中做出贡献;
-
社团类:学生会,话剧表演,合唱队,乐队......策划一场完整的演出/活动;
-
-
体育类:美国是一个崇尚体育的国家,在劣势比赛中坚持不放弃,处于优势地位时不骄傲自满,与队友的默契合作也能展现领导力;
-

值得注意的是,课外活动是需要长期进行并且规划的,9年级开始就可以对课外活动进行尝试和探索了,而到了10年级时,孩子就已经可以找到3~4自己真正喜欢或感兴趣的活动领域,并进行集中参与。
11年级时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如果你尚没有参加什么活动,赶紧着手参与也为时不晚。在活动中即使不是出于leader的位置,也要积极参与,为团体发光发热。到了12年级,申请时间会占用许多课外活动时间,因此,确保孩子参与的是最喜欢且有意义的活动。
最后,希望大家记住,不管身居何位,一个人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对待困难的毅力、勇气和决心,以及拥有一颗乐于奉献、善解他人的心......才是对leadership的完整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