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发现“不一样”的中国学生
2018年,一个与清华北大擦肩的学生,却接连收到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等5所美国名校录取。一个在高二前都没有做出国打算的学生,在两年后收到了全世界最牛大学的录取。哈佛招生官在给他的贺卡中这样写道“和你交流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非常有幸能成为你的招生官,希望能在秋天哈佛校园见到你!”世界联合学院校长给他的评语是“你有一个美好的心灵和灵魂。你给了我这么多希望和光明,我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像你一样的人。”而他的IB数学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更是不吝赞美之辞“这是一种现象。他可以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坚实的代数背景结合起来,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平,当我看到他在维也纳的数学竞赛中名列第一的时候,我为他感到骄傲。我希望他明年接替我的位置,但不幸的是,这是不允许的。我祝他明年好运。”
班主任郭健康拿出手机,翻看他所教2017级1班每个孩子高二下期的成绩,一直往下划了几秒,出现了黄瑞杰的名字,在这个成都外国语学校最优秀班级55名孩子中,黄瑞杰总成绩有点靠后。对常年蹲点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老师来说,谁谁是苗子几乎能脱口而出,而黄瑞杰的名字有点陌生。“这个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传统高考到不了最顶尖的学校,但是他独立、有想法,有世界胸襟。”对黄瑞杰影响颇深的英语老师吴凯这样说。
4月10日,这个出身于普通家庭、非学霸类型的成都男孩收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每年近50万人民币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上个月,他还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每年超过50万人民币全额奖学金、斯坦福大学每年40多万奖学金录取,以及科罗拉多学院、弗吉尼亚大学等多所美国顶尖大学录取。这是怎样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又是怎样被哈佛看中,并以全额奖学金录取的呢?
普通家庭中的与众不同
“考复旦都还要努力。”妈妈这样说。
黄瑞杰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和优秀的孩子比起来,他很一般”拿到哈佛录取时,妈妈蒋女士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对黄瑞杰来说,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妈妈特别喜欢折腾,她让我知道要做不断进取的人,不断挑战自己,了解更大的世界。”“我们没有想过要出国”,当得知孩子想去波黑读书时,妈妈考虑了一个星期,递交申请的最后一刻忍不住打电话问了招生官两个问题:安全么?师资能保证么,得到肯定答复后,就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出了国。“我们不是功利的家庭,对孩子比较宽松,才让他有时间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是觉得我很辛苦吧,孩子很懂事,一路没有让我们操多少心,很多家庭经历的小升初、中考、高考焦虑我们都没有经历过。”就连去年儿子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夏校的消息,她也是最后才知道,“他只给我们说了一句,已经申请到了奖学金。”然而直到儿子要申请哈佛时,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阻止,“我跟老师说,他们不了解中国,中国优秀的孩子那么多,”可是IB老师一句“什么样的学校都适合黄瑞杰”才彻底让她没了话说。“被认可是非常幸运的。我是一步一步发现出国这条路,过程中只是真实地展示了自己人生的成长路径。 ”“黄瑞杰符合欧美大学的选拔标准。优秀、有社会良知、世界情怀。”一位熟悉他的申请老师这样评价说。
老师眼中中庸的另类学生
郭健康是成外2017级1班的班主任,2017年,这个班55个毕业生,有15个同学考上清华北大。郭健康教了黄瑞杰2年数学,“这个学生很有领导能力,担任过音乐会的指挥、参加过音乐剧演出、参加模联拿了最高奖、机器人竞赛成绩也不错,还参加过学校运动会长跑。”但在见过各类高手的郭健康眼中,黄瑞杰不是最拔尖的,“他的社会活动很多,也很优秀,如果参加高考,上211、985没问题。”英语老师:“他跟别的学生不一样,他让我们的心中向往着更大的世界,激荡起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英语为特色的成都外国语学校每天有2节英语课,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台英语演讲。在吴凯的课堂上,最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世界时事政治,“黄瑞杰特别关注难民问题,每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资料,做准备。”
“他很喜欢英语,把英语当成工具在学。跟英语有关的活动一个都没落下。”从英语大小比赛,到英语话剧比赛、辩论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等。一次在四川大学举行的TED青年非正式演讲中,吴凯带着这位年龄最小的演讲者上台,用英语侃侃而谈中学生如何开展社团活动,如何关注时事。“他的学术不是最出众,传统高考可能到不了最顶尖,但是他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很独立、真实,有世界情怀,思考问题很深。”“我比他们只大十几岁,大家就像朋友一样。”然而最让吴凯印象深刻的是,这个谦和的学生每每见到他都称呼“您”,“他跟同学的关系也特别好,”去波黑后,全班同学们还集体给他录制了生日祝福的视频。
波黑IB学校的中国学生
12-17岁就读成外,立学中华、语通世界的办学理念,“让我知道世界不仅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从初中开始,黄瑞杰开始看央视新闻、听BBC广播,用他的话来说,成外的5年打开了他初探世界的大门, 点燃了他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在成外,黄瑞杰有一大爱好,参加模联。在2016年5月举行的全国顶级模拟联合国大会——北京模联中,他所在的成外模联团队获得最佳代表团奖,“通过模联,我们更能理解不同国家如何通过外交方式,达成共识,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然而也是模联让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能不能传递底层的声音?身在冲突中的当事人他们是怎么想的?高三上学期,黄瑞杰被世界联合学院(United World College)中国国家理事会选拔到波黑莫斯塔尔的分院学习国际文凭课程(IBDP),成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学生之一。“这让我有了真实接触世界的机会,了解这个世界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波黑,黄瑞杰学习了7门IB课程,成绩优异,他还选修了西班牙语。在这里,他和世界各国同学交朋友,组织全校同学庆祝中国春节,展示中国文化;教授波黑本地高中生机器人知识;和同学们去塞尔维亚的难民营开展志愿者活动……
“在这里,可能你思考的不是期末考试考第几名,而是能够与什么样的人交流,连接什么样的资源,怎么去学习更多人的思想,怎么去回馈社会,怎么去改变这个世界,成为世界公民。”
普通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学生
“我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做了很多事情,寻找学习之外的意义。”黄瑞杰对自己的评价是偏应用型,“喜欢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他感兴趣方向是国际政治、国际援助与发展。初中毕业的暑假,为了奖励黄瑞杰直升上了成外高中,小姨请他去柬埔寨玩了一趟,回到家,他告诉妈妈,自己想帮助那里的难民,“你为什么不从帮助身边的人开始呢?”妈妈这样反问,于是从高一开始,黄瑞杰开始组织成外先行者社团成员,去就近的成都SOS儿童村看望儿童。去教孩子学英语,玩游戏和他们一起过圣诞节。每隔两周去一次,坚持了2年。“我曾经在寝室里看过关于叙利亚难民的纪录片,很想帮助他们,于是转发了联合国难民署筹款链接。”到了波黑后,黄瑞杰继续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和同学们一道,从学校所在的莫斯塔尔坐了12个小时的大巴来到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一处难民聚集地,加入当地志愿者帮助难民搭建照明设施、帮他们煮饭、清扫。回到学校后,他又和意大利、巴西同学一道发起了为难民筹款的链接,募集到了5000欧元资金。他还一个人前往希腊,帮助当地难民,“帮他们做晚饭”,也是在这里,他学会了操作机器做2米长的桌子。回到波黑的学校后,他的国际政治论文,就写了自己亲身目睹的难民问题,讨论难民危机的影响、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解决难民问题的方式等等。
普通的运动项目成就内心的独特思想
黄瑞杰有个爱好——骑车。“这是你看城市不一样的方式。”在成都时,每逢周末和假期,他最喜欢和父母一起骑车到三圣乡、去沙河玩。到了波黑后,他曾经沿着亚德里亚海岸,从罗马骑行到威尼斯,路程750公里。“其实,骑车和人生很像,沿途有山有水,也有上坡和下坡,上坡时越骑越难,下坡春风得意,然而开心不是长久的,你总会遇到更高的山峰。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把人生当成不放弃不断挑战的过程,才能坦然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曾经有个梦想,高考后骑车走川藏线。现在看来不行,那就走一趟丝绸之路。”黄瑞杰告诉记者,现在他打算今年从世界联合学院毕业后从波黑一路骑回成都。“我曾经拜访了马可波罗的故居,我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同学一起见识一带一路上不同的国家文化,激发更多人的好奇心。”
校长:给孩子创造不同的成才路径
黄瑞杰是成外历史上培养出的第7个哈佛学子。“在成外,优秀者云集,然而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学生,我们提供不同的成才路径,每年有百名左右的成外学生走保送路径进入国内顶尖高校;有在学科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竞赛进入清华、北大;还有像黄瑞杰这样的学生,有外语优势,有社会责任感、有独立思想,符合不以成绩为唯一选才标准的欧美学校评价标准,我们鼓励他们走不一样的成长道路。”校长龚智发说。
思想观念的转变成就不同凡响的未来
国内的学生往往有惊人的记忆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这也是中国学生能在应试教育中取得佳绩的原因,但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地要求学生去参与、实践、创造,许多课程都安排有案例学习与讨论的时间以及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与陈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外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并提问。外国的教育体制更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看重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等社交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国内学生更看重的是考试成绩和自我发展、提高方面,团队意识不强。外国高等教育重视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索信息,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自我吸纳知识。中国教育和欧美大学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教育严谨,而美国教育自由,在中国,如果没有看的见的分数,像黄瑞杰这样的学生确实有可能被清华、北大错过。在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主要体现的是公平原则,高考制度仍然是合理的,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校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而我们也不可能一味地照搬欧美,试想,如果有人能够通过捐助大笔资金进入顶尖大学,那公平性又从何体现呢?因此,我们应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研究,有利于我们孩子的教育之路,小编在这里倡议家长要用先进的思维、开拓的视角、积极热爱生活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力不断升华,还给他们本该属于他们的童年,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真。也许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人人都有追逐名校梦想的权利,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之努力。了解更多名校,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