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亚洲留学资讯
更多亚洲留学咨询【点击在线咨询】
台湾就读大陆学生的种类
台湾高校自2011年首次开放面向大陆招生,2014年开放国立大学学士班。
目前到台湾就读的大陆学生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位生”,在台湾的私立大学攻读学士学位,或是在公立、私立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第二种是“研修生”,通常是以半年为期的交换学习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建立了“姊妹校”的关系,海峡两岸间的交流项目也会越来越多,笔者就是以交换生的身份赴台学习的。
五个月的交换生活对我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台湾的课堂给了我很多机会向台湾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误解和争执可以在这样的交流讨论中逐渐被消化,达到彼此认同。
课堂展示像“开party”
大陆学生很沉稳,台湾学生很open
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广告文案》。课堂上,老师会将他自己总结的文案写作技巧浓缩成精华,在一个学期内尽量全部教给学生。临近期末,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组完整的产品广告,并在最后一节课上进行展示。
老师提醒我们,“要将同学当作你的客户,其他小组都是你的竞争对手,想尽各种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说实话,在那堂展示课上,台湾同学的活泼和开放让我惊呆了。
为充分展示产品特点,台湾同学们私下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道具。上台展示时,男生会主动穿上粉色的超短纱裙,扎上粉色的蝴蝶结,附带各种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几乎把整个教室变成了为产品所开的盛大PARTY。相比之下,所有的大陆学生组成的小组都是站在台上配合PPT做介绍,没有太多的花样。我们的内敛和庄重与台湾学生的开放和大胆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大部分老师对大陆学生的口才都是相当认可的。大陆学生一般不会怯场,总能侃侃而谈。而有时候台湾学生会显得很害羞而讲得磕磕绊绊。其实他们平常说话也都是轻声细语,有时候反而我会听不太清楚,需要再问一遍。老师们在鼓励台湾生和大陆生交流的同时,也会毫不吝啬地指出台湾生需要向我们学习的地方。
兼职教师 = 专业媒体人
媒体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台湾的大学里,很多老师都是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
上文中提到的《广告文案》的老师拥有超过二十多年的广告文案写作经历,主业是在一家广告文案事务所担任创意总监。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回世新教课是回报学校,因为我们都是他的学弟学妹。
与公立学校不同的是,台湾的私立学校的教师资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经退休的国立大学老师,另外大部分的老师来自业界,属于在学校兼职。
在我看来,世新大学的传媒专业之所以饱受赞誉,离不开这些“兼职”老师的贡献。他们多是有着丰厚实战经验的专业记者、媒体人。虽然,这些老师可能一周只来学校一天,但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
记得我的《基础新闻摄影》课老师,也是台湾《中国时报》的摄影记者。当时正值“习马会”的消息传出,老师被报社紧急派往新加坡出差,我们也因此停课一周。回来后,老师便直接用自己拍的照片作为教学素材,不仅跟我们讲授相机本身的实用,还涉及到新闻摄影中面临的各种突发问题时的解决办法,让我获益匪浅。
大陆学生在台湾的困难
“三限六不”政策
大陆生无法在台打工实习
来到台湾之后,身边的同学最关注的不外乎实习打工等话题:在台湾能不能进入某家媒体实习,体验一下不同的新闻工作环境?很可惜的是,由于政策的限制,基本没有大陆生能够实现打工实习的心愿。“三限六不”政策不仅针对来台攻读学位的大陆生,对于我们这些短期交流的大陆生来说,更是一样。
不仅是实习打工的限制,大陆学生的“健保”(台湾的健康保险,又称作医保)问题也备受关注。在一节评论课上,一位大陆生曾提出这个疑问。据了解,大陆生是目前唯一在台居留超过六个月仍无法享有“健保”的非台湾本地学生族群。这些只针对大陆学生的限制措施都为台湾所谓的“民主”加上了一个又一个问号。作为交换生,短期的交流学习很难呼吁进行有效的改革。
“三限六不”政策
2008年底,台湾教育部门正式向立法机构提出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专科学校法”修正案排入修“法”议程,并专门提出“三限六不”政策,即限制采认大陆优秀院校、限制大陆生赴台总量、限制采认医学和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不加分、不提供奖助学金、不影响招生名额、不允许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开放报考证照,以减少修“法”阻力。
“三限”指:限制采认大陆之高等院校、限制来台大陆生总量、限制医学及医检领域学历采认;
“六不”指:不加分优待、大陆生名额不影响台湾学生录取机会、不得支领台湾当局编列的奖助学金、不得在校外打工或兼职、毕业后不得留在台湾就业,以及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
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落幕,民进党蔡英文当选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此前,她曾公开表示将对大陆学生的求学问题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为此,我曾经询问过身边台湾学生的态度,有人认为,蔡英文当选会促进两岸的教育交流;但也有人对此持较悲观的态度,认为未来台湾对大陆学生求学的限制不仅不会放松,可能将会更加严苛。未来的政策走向如何,我没有办法预测,但在台湾,大陆生群体中仍然还有人在为自己的权利努力,终究都是有意义的。
台湾学生沉溺在“小确幸”里
与大陆生相比,缺乏竞争力
但比起大陆学生,台湾学生要幸运很多。我所在大学的大二大三学生很多在校外有了兼职工作,大部分都与报社、电视台、出版社有关。顺风顺水的环境也让台湾学生少了些忧患意识。
“年轻人看不见未来,要么远走欧美,要么沉溺在‘小确幸’的保护壳中不能自拔。”这是我在很多人的评价中最常听到的话,五个月来也有隐约的认知。
世新大学自习室
在我看来,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相比,处于绝对弱势的地位,严重缺乏竞争力。我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老师是鲁迅的忠实粉丝,在课堂上,她不止一次地指出,目前在台湾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小确幸”——没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没有纵观国际的视野,没有改变的愿望和能力,以至于开一家咖啡店或者书店成为很多人最大的梦想。
实际上,台湾学生的“小确幸”由来已久。
由于台湾少子化程度日益加深,大学学龄人口下降,而大学院校却在不断扩充,和大陆生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进入大学相比,台湾学生考取大学并无太大压力。入学后,台湾自由散漫的校园学风,又加剧了台湾学生天然的自信心。
在校园里,你会看见台湾同学会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吃饭喝咖啡聊天玩集体游戏,刻苦读书反而是大陆学生身上才有的标签。就连台湾大学里的图书馆,除了临近期末的时间,平日门可罗雀。
我身边的台湾学生对海岸对面的大陆并不了解,他们也很少会主动关注政治。追星、旅游、游戏构成了大多数台湾生的日常。
因大陆口音频繁被搭话
在世新大学学习之余,抱着尽可能多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心态,我彻底将台湾的各个景点走一遍。这个过程,让我对台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来到台湾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台湾腔”就是标准的“台北普通话”。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台北的公交车报站时会报四遍,第一遍是国语普通话,第二遍和第三遍是闽南话和客家话,最后一遍才是英语。
而台湾所用的注音符号也与大陆的汉语拼音不一样,所以我不会用没有装拼音输入法的学校电脑打字,同样的,我的台湾同学觉得键盘上的英文字母能敲出汉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后来,我才明白口音的差异实际上与拼音的发音不同有关。
在台湾,开口说话就能暴露你的身份,但从来不会引来敌意。学校里的社团活动非常丰富,不会因为你的大陆学生身份就将你拒之门外。记得学期初什么都不懂的时候,面对特别热情的台湾同学推荐社团时,自己显得特别尴尬,“我也能加入吗?”对方好像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你是交换生?为什么不可以?欢迎啊!”尽管最后因为自己的原因并没有参与进去,但我仍然心存感激。
更多的时候是在校外。捷运上(一种类似地铁的交通工具)、出租车上,甚至缆车上,总有人听见你的口音主动跟你搭话。
“你们是对面来的吧?”“对岸哪里的?”“哦哦,陕西啊,我去过哎!兵马俑对吧?”台湾人对大陆的朋友很友好,虽然只相处了非常短暂的时间,但他们也愿意跟我聊聊自己对大陆的感受和看法,也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台湾的方方面面。
台湾夜市
在台湾最难的要数吃饭了。
笔者在台的月消费情况
台湾受日本韩国文化影响颇深,台北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日式韩式料理,一碗拉面的价格和一盘酸辣土豆丝差不多。(文/留学杂志 作者: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