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即使是在国内最为优秀的学生,初到美国也会在学术上面临一连串的挑战 。
如何在课堂讨论中获得存在感就是其中之一。
不少学生都提到过这方面的困惑——很多时候,准备相当充分,答案了然于胸,可就是开不了口,插不上话。
为什么“考场得意”的中国学生往往“课堂失意”?
无可厚非,语言能力不足是其中一大障碍。
一场关于“留美学术挑战”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2%的“美高党”感觉自己在课堂讨论中无所适从,有18%表示自己需要大量付出和帮助才能够在课堂上表达个人观点。认为课堂参与完全不具挑战性的只有7%。
由此可知,其实大部分学生初到美国时都或多或少有语言上的不足,也经历过与之相伴的不自信和害羞。
除此之外,挑战也来源于课堂环境的改变。
要知道,在国内考试主导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往往害怕犯错误。
除非自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或是特别精彩的回答去分享,大部分时候学生都习惯循规蹈矩,避免锋芒毕露,更关注结果而非过程。
而这和美国教育理念截然相反——美国的教育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的有限引导下,学生通过互相讨论进行自主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挑战重重,作为国际学生的我们为什么要参加课堂讨论?
原因一: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分数
在美国,课堂参与通常占期末总成绩的15%-20%。 这一大把分数你舍得白白扔掉吗?
原因二,主动学习法 (Active Learning) 的好处
上课发言的过程是:脑子里想的变成言语说出来,并且说出来的这个过程中你要试图使他人明白你的意思,同时你的言语和你的思维在互动,言语调节思维。
所以,这个过程好处多多!
原因三,课堂讨论,都是为将来进入职场做着准备
总有一天,你会奔赴一场场面试,出席会议,在老板面前做工作报告,你要清楚自信地在人前表达自己观点,而每次的课堂讨论,你其实都在锻炼这种能力。
在美国社会中有一连串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刻板印象:沉默勤勉,执行力极强却缺乏领导气质的最佳配角。
很多中国留学生其实都渴望打破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负面印象,跟上国外课堂的讨论节奏。
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做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对书本上的内容特别了解,可以对于关键内容做好笔记。
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你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参与进讨论。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课堂讨论绝非把自己准备好的内容说完就万事大吉了,要尝试对于别人的发言进行回应,这样才会有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
利用一切资源去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学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参加学校的俱乐部,课外活动,没事就和住家聊天。
当你的交流能力上来了,在课上表达的就会越来越多。
任何进步都需要时间。
一位11年级的美高学生回忆自己战胜“课堂讨论”这一难题时这样说:“开始时我特别紧张,我记得我第一次讨论只得了60多分,有了第一次经验之后我就努力去适应,第二次我就尽我所能去多说,我进步了一些但还是不好。随着第一年里的不断累积,我最终适应了美国的课堂讨论。”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