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的早申请攻略技能
2015.11.30
浏览
来源:
西安新东方前途出国
摘要:早申请其实是美国名校争取生源的一种手段,类似国内的自主招生。早申请的好处在于录取标准略低,录取结果出得早,所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
新东方留学咨询热线:029-87203365。
提及美国本科申请,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早申请,早申请其实是美国名校争取生源的一种手段,类似国内的自主招生。早申请的好处在于录取标准略低,录取结果出得早,所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通过各个学校不同的早申请政策,其实可以看出美国名校在早申请阶段是如何的“勾心斗角”。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一下早申请的类型,会对我们的申请相当有帮助。
早申请分为ED(早决定)、EA(早行动)、REA/SEA(限制性EA)、PD(优先截止日期)。
ED(Early Decision) —— 早决定
一般情况下ED录取难度会稍微低一些。它的申请截止日期通常在每年11月1号,录取结果在12月底前就可以出来。如果学生选择某校的ED,需要和学校签订协议,接受该学校在录取之后的任何安排,包括财务和奖学金的安排。学生被其申请的ED学校录取后,必须到此校入读。唯一的例外是申请ED的同时申请了奖学金,而学校又没有提供奖学金,学生才可以毁约。所以,学生应当选择自己非常喜欢的,难度系数又比较大的学校作为ED。切勿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容易申请上的学校,到后面收到更好的Offer,后悔莫及。
它和ED的申请时间基本一致,少数学校在10月15日左右截止。12月就可以出结果,但是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学生在获得结果后,可以再看其他学校的申请结果,在次年的4月答复学校是否接受。这种方式灵活性很大,也很受学生喜欢。不过它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录取的标准要高一些,录取人数也少一些。原因非常简单,学校既然提前录取了学生又不绑定学生,那么会有很大的风险被所录取的学生放弃,故此,学校必须要将早行动的招生名额限定得少些,不浪费名额,标准设定得高些,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ED和EA是美国名校最常见的两种早申请政策,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顶级名校的早申请既不是ED也不是EA,而是比较特殊的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或者SCEA(Single-Choice Early Action)。这种叫限制性EA,各个学校叫法不同但是政策基本相同。如果申请了限制性EA,那么既不能申请其他私立大学的EA和ED,也不能申请其他公立大学的ED。所以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这些有限制性EA的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乔治城大学、波士顿学院、杜兰大学。
限制性EA就是个大杀器,申请一旦寄出,对学校的选择范围就大大减少。从限制性EA描述看,它既限制学生申请私立大学的早申,也限制了申公立大学的ED。那是不是申请其他学校就没招了呢?结果显然是否定的——你有张良计,我自然也有过桥梯:
第一招:ED II
很多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有两期ED,ED I一般是在11月1号,而ED II是在1月1号。1月1号这个时候ED、EA和REA的结果已出,如果学生被拒,还可以继续申请这些学校的ED II,比如排名文理学院前五的斯沃斯莫尔学院、波莫纳学院、明德学院都有EDII。
第二招:常规申请提前
以加州大学系统、德州大学系统为代表的学校,他们不设置早申请,而把常规申请的日期提前到11月30号,这个时间比不少学校的EDII还要早,说是常规申请,其实要按早申请来准备。
第三招:早申请改名
这种学校以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为代表,还包括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罗切斯特大学、马里兰大学,他们的早申请截止日期是也是11月1日,但是它既不叫ED也不叫EA而是叫PD(Priority),虽然是叫PD,但无论是录取标准还是出结果的时间都和其他学校的EA类似,这样就避开了限制性EA里面对ED和EA的限制。
一般到了12月中,早申请的结果就陆续出来了,早申请有三种结果:
【录取】这是最好的结果;
【拒绝】拿到学校的拒信后应该及时调整策略做好后面的常规申请;
【延期】学校认为学生的情况处于录取和拒绝之间,会把学生放到常规申请里面考虑,实际是给了学生第二次机会,这个时候应该提交补充材料,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无论是高调的ED、实惠的EA、低调奢华的限制性EA,还是暗渡陈仓的PD,种种政策都是美国名校在早申请阶段抢夺优质生源的手段。而我们应该对这些政策有充分的了解,游刃有余的做好我们的申请策略,争取拿到那张想要的offer。 (via:新留学)
【我要咨询美国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