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剑桥奖学金已于9月5日开放申请,想改变人生轨迹的同学们要抓紧时间了,一定要在12月7日前递交申请哦!
什么是盖茨剑桥奖学金?
盖茨剑桥奖学金(Gates Cambridge Scholarship)是由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和剑桥大学于2000年10月共同设立的,从2001年开始颁发。所有拿到盖茨奖学金的人被称为“盖茨学者”(Gates Scholars),入选盖茨学者就像入选了剑桥大学的“尖子班”。
盖茨奖学金在中国听过的人很少,但是在美国,几乎可谓家喻户晓。众多常青藤院校毕业的优秀学子都希望成为“盖茨学者”。列举几个学校对本校学生获得盖茨奖学金的高调报道,先有个直观感受: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校网:本校三名大四学生和两名校友成功申请到盖茨奖学金,链接
http://www.princeton.edu/main/news/archive/S39/17/84G76/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校报(Harvard Gazette):本校一名硕士生成为盖茨学者,链接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2/02/student-named-gates-scholar/
麻省理工大学(MIT)
麻省理工校网:本校又有一名大四学生荣获盖茨奖学金,链接
http://newsoffice.mit.edu/2014/mit-senior-maria-isabella-gariboldi-wins-gates-cambridge-scholarship
为什么盖茨奖学金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说实话,盖茨奖学金资助的金额并不算高,也就相当于每年四十万人民币左右(含学费和生活费),这些盖茨学者都极其优秀,可以轻松在本校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奖学金额很可能高于盖茨奖学金。为什么申请盖茨呢?没错,他们为的是荣誉。
在美国,盖茨奖学金和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齐名,前者资助去剑桥,后者资助去牛津,都仅针对就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作者按:美国人鼓励本国最优秀的人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在国内就读本科)。很多中国学生可能没听说过罗德奖学金,所以简单介绍几句。这个奖学金是1902年由当时的世界首富罗德先生捐资设立的,被誉为“本科生的诺贝尔奖”。最出名的罗德学者应该算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他于1968年成为罗德学者。此外,还有各界领军人物包括哈佛和普林斯顿的现任校长,麦肯锡和BCG的现任CEO,甚至还有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大师邓普顿(John Templeton),也都是罗德学者。跟盖茨奖学金对全球申请人开放不同,罗德奖学金只对18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其中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盖茨奖学金因为设立时间比罗德奖学金晚了将近一个世纪,所以盖茨学者的年龄资历乃至整个网络的影响力,都还远没到达罗德奖学金的量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目前盖茨学者来自90多个国家,加入了盖茨社区就等于进入了全球精英俱乐部。盖茨社区有专门的协会进行管理,不定期的在全球各地举办活动。从成为盖茨学者的那天起,我们就被告知将终身享受这一殊荣。
作为剑桥的“尖子”,盖茨学者不光在大学中心(University Centre)拥有自己专属的Gates Room,俯瞰美不胜收的剑河,更有机会得到学校和系里的更多关注。以我为例,我就曾以盖茨学者的身份参与剑桥800周年校庆的年度酒会,和剑桥大学校长一起为学校募集了总计超过13亿英镑的捐助。还作为所里的学生代表,在白金汉宫受到英国女王的亲自接见,以表彰我们生物技术所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这在英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所以,我认为,不是说申请剑桥是否应该申请盖茨奖学金的问题,而是,为了盖茨奖学金都应该申请剑桥。
盖茨剑桥奖学金的遴选标准是什么?
那么,怎样成为盖茨学者呢?
盖茨剑桥奖学金的网站(www.gatescambridge.org)上,写着这么一段简短的话,来亮明他们的价值观: For intellectually outstand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with a capacity for leadership and a commitment to improving the lives of others.
关键词有三个:intellectually outstanding,leadership和commitment,翻译成中文就是:学术优异,且富有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他们遴选盖茨学者的标准,也是整个盖茨社区的主流价值观。除此之外,盖茨还强调第四个标准,那就是符合剑桥的学术需求(a good academic fit with Cambridge)。
这些标准很难仅仅从成绩单中进行衡量和评判,所以申请盖茨和申请任何其他剑桥大学的奖学金不同,盖茨除了需要两位学术推荐人之外,还需要一位个人品行推荐人,非常少见。除此之外,盖茨还需要面试。具体的申请过程会在后文详述。
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盖茨奖学金的遴选标准,那就是往届的盖茨学者都是怎样的背景?
2000年至今,总共诞生了1,329名盖茨学者。其中,美国籍的盖茨学者共有594名,占总数的45%。其次是德国,76人。紧随其后的是印度和加拿大,分别为67人和65人。根据捐赠协议,每年新录取的美国学生的数量是固定的,剩下给其他国家的名额还有55个。
Source: Gates Cambridge Trust
2001年至今,中国籍的盖茨学者共诞生了38名,平均每年3名。最少的时候每年1人,最多的时候每年4人,见下图。08年金融危机之后均值有所下降,与印度的差距逐年拉大。
Source: Gates Cambridge Trust
下面拿出显微镜,来仔细看看这些来自中国的盖茨学者。
也许有人想知道,盖茨奖学金最喜欢中国哪个大学的毕业生?我从盖茨内部数据库里找到了中国盖茨学者的教育背景(见下图)。清华毕业生是最多的,尤其是08年之前,几乎每年都有清华人。浙大排第二,有三位盖茨学者是在浙大取得的本科学位。这一结果和剑桥大学本身理工科强过人文社科是有关系的。并列第二的还有北大,区别主要在于,来自北大的盖茨学者都是在北大取得硕士学位之后再来剑桥的。
最近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直接来自国内高校的盖茨学者减少。尤其是08年以来,75%的中国籍盖茨学者都有海外学位,或者是本科,或者是硕士。我认为,这和盖茨剑桥奖学金在国内的宣传乏力是有一定关系的。透露一个你根本不会相信的数字,2013年整整一年,盖茨剑桥网站来自中国IP的访问量居然只有微不足道的3000多次!这简直就是个未被发现的宝藏啊。
Source: Gates Cambridge Trust
注1. 如同时在该校取得本科和硕士学位,只记录硕士学位
注2. 学校总数大于38,因为有些盖茨学者在超过一所高校取得学位
可能大家还会关心,读硕士能申请到盖茨奖学金吗?往届的中国盖茨学者告诉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这38人中,有5人是通过剑桥的硕士学位课程成功申请到的盖茨奖学金,其中理工科2人,人文社科3人。当然,不得不说,根据历史经验,如果你申请的是剑桥的理工科博士学位,那拿到盖茨奖学金的概率是最大的。
Source: Gates Cambridge Trust
已经在填写剑桥申请表的同学可能还会问,剑桥的学院有关系吗?答案是没有显著关系,中国盖茨学者在剑桥各个学院都有分布,从Trinity到Downing,从Lucy Cavendish到Newnham,都有中国盖茨学者的足迹。盖茨更看重的是,来自系里的重量级教授的推荐,后文详述。
最后一个问题,男生和女生申请,谁更有优势?答案是,完全一样。38名中国盖茨学者中,女性19位,男性19位。
我如何才能申请到盖茨剑桥奖学金?
我是十年前申请的盖茨剑桥奖学金,怕有些经验已经过时,所以特意请教了近两年申请成功的盖茨学者。结论是,流程上有些微差异,但是前提条件和遴选标准还是不变的。所以我想把我的经验写下来,希望为正在申请路上的你提供一些帮助。
我很普通,不是系里第一,更没拿过奥赛冠军,在成为盖茨学者之前,也没拿到任何牛逼哄哄的奖学金。所以,我觉得我的经验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第一步:联系导师
第二步:申请剑桥
第三步:系里推荐
第四步:盖茨面试
下面逐步分解。
第一步:联系导师
如果你申请的是只上课不做科研的硕士,可以跳过这一步。如果你申请的是博士或者基于研究的硕士,包括MPhil,MSc和MLitt等,提前联系未来的剑桥导师可以大大增加胜算。
我是在德国做本科毕业设计的时候去联系的剑桥导师。我当时在德国马普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Plant Physiology)从事拟南芥突变种的筛选,对高效液相色谱很熟,所以在申请剑桥的时候特别关注这个领域的教授。而且,因为本科在浙大辅修了创业管理强化班(简称ITP),所以一直希望将来有机会把博士科研成果和创业相结合。
我搜遍了所有剑桥大学的可能和我相关的系,包括生物、化工、生化、材料、医学、药学、工程、计算机等,逐个研究相关教授的背景和研究课题,最后选择了大约10位教授,写信表达问候。介绍自己的背景,表达对他们课题的强烈兴趣,并希望在一个月之后的剑桥之行中有机会和他们见面喝茶。三位教授给了我肯定的答复(后来我知道这些教授整天收到表示兴趣的信,但是要求见面的很少),其中一位是用亲和色谱做药物筛选的,并且已经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了7家公司,是我的最爱。于是我无比激动和紧张的飞到剑桥,参加了自己争取来的三次面试。
面试之余,跟朋友在800年历史的剑桥闲逛,身为剑桥博士生的他为我做讲解,不经意地说,这是三一学院,牛顿就是在这里发现的万有引力。这是物理系,卡文迪许扭秤就是在这里做出来的。这是老鹰酒吧,DNA双螺旋结构就是在这里公布的,等等等等。我听着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在基督学院古老的食堂吃饭时,我问他,剑桥大学奖学金网站上有个盖茨剑桥奖学金,好像是最厉害的,是不是很难申请到。他说,盖茨学者他认识好几个,没觉得是超人,应该不难申。他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如果我当年没在申请表格的“盖茨剑桥奖学金”处打勾,我的人生都会不一样。
回到德国之后,收到了我最爱的教授——也就是我未来的博士导师——发来的Email,说亲和色谱项目没有位置,但是全系芯片项目有,问我是否感兴趣。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是生物技术所的所长,三一学院院士,头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物理学会会士、化学会会士等多个光环,这样厉害的人物推荐很容易拿到英国政府的海外研究奖学金(Overseas Research Scholarship,ORS),而拿到ORS会大大增加拿到其他奖学金(包括盖茨奖学金)的概率。很可惜ORS在金融危机之后取消了,负债率高达200% GDP以上的英国政府首先削减的就是这些对选票没有直接影响的社会福利。
对于未来的申请者而言,不管怎样,先找个业内有声望和话语权的教授都很重要,因为现在申请盖茨奖学金流程中的很重要一步是系里推荐,也是过滤最猛的一个环节(见下表)。总的来说,Professor好于Reader(相当于美国的Associate Professor),好于Lecturer(相当于美国的Assistant Professor)。
Source: Gates Cambridge Trust
第二步:申请剑桥
首先,申请剑桥大学没有年龄上限,申请剑桥盖茨奖学金也一样。
盖茨奖学金只会考虑成功拿到剑桥大学录取函的学生,所以这是前提。下个年度盖茨奖学金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2月2日,千万不要错过。
英国是个很讲究“分权”的国家,所以在剑桥,大学和学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而盖茨剑桥奖学金又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大学和学院的美丽存在。不过幸好,你不用填三张申请表,只要在一张剑桥大学申请表的相应位置打勾就行了。
整份8页的申请表分为A和B两大部分,A是学术申请,B是奖学金申请。千万记住要在奖学金申请的表格上“盖茨剑桥奖学金”的右边打勾。是的,这样意味着你在繁忙的申请季还要再写一段500字的陈述;是的,这样意味着你还要再找第三位推荐人。但是,你最终会发现,这些都是值得的。
这个500字短文的要求是这样的,请手动加亮leadership和commitment:
If you wish to apply for a Gates Cambridge Scholarship, please describe below – in not more than 500 words – how your interests and achievements, both academic and extra-curricular, demonstrate a capacity for leadership and a commitment to improving the lives of others. Please also set out why you think there is a good fit between your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and the graduate programme at Cambridge for which you are applying.
你还需要找一位愿意为你的人品背书的推荐人,盖茨希望他/她对你的学术以外的表现给予描述,请再次手动加亮leadership和commitment:
Please give below your assessment of the applicant’s leadership potential and commitment to improving the lives of others. Please attach a separate letter if necessary
我当时找的学术推荐人是浙大的老师和德国马普的导师。德国的导师甚至把推荐信拿来给我看,问需不需要修改。他写的很平实,全篇只有动词,没有形容词,但是从数字里可以看出我干活很卖力,还取得了点小小的成果。
人品推荐人不能是亲戚或朋友,最好是雇主,其次是社团指导老师,或者是对申请人的品行比较了解的学校老师。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找一位ITP的教授,美国人。她是我三门课的老师,而且给分都很高,我们在课外也有很多交流,她对我印象不错。更重要的是,她是在剑桥大学取得的硕士学位,校友推荐总是更有力度。
我非常感激她给我写的推荐信,每个字都融到我的血液里,我努力让自己成为她笔下的那个我,不让她失望。我到现在都和那位推荐人保持着联系,她是个很善良的人,很容易被感动到哭的人,在麦肯锡工作了十多年之后决定从事教育,她的很多价值观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是我心目中的女神。
第三步,系里推荐
一般到来年的2月份,剑桥大学的80多个系会陆续将候选人推荐给奖学金委员会。不需要面试的奖学金——也是剑桥大学的大部分奖学金——就会直接根据你的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入围。你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就收到除盖茨外的其他剑桥奖学金的资助通知。
第四步,盖茨面试
每年有大约3,500名非美国籍的申请人角逐55个盖茨奖学金的名额,录取比例是1.5%。而到了面试之一步,成功概率其实已经很高了,基本是二选一,胜利在望。
三月中,你会收到盖茨发来的面试通知。这个时候,你就要决定是否要继续申请盖茨。因为那样意味着,你需要在3月下旬的某一天,去剑桥参加面试。
我当时选择的是电话面试,因为已经回到国内。现在的中国申请人一般会选择电面或者Skype面。跟到剑桥面试一样,电面也会有五位面试官,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从学术科研、课外活动、实习经历、社区服务等多个角度考察申请人,看是否达到盖茨设定的四个标准,是否符合盖茨倡导的价值观。这个面试跟任何面试一样,表现最真的自己,用事实说话。
面试结果会在一周内出来。如果面试通过,剑桥大学作为总协调方就会通知另外的奖学金机构,你已经拿到了盖茨,其他机构就会撤回对你的资助。这句话的另一个解读是,盖茨奖学金委员会拥有最高的人才选拔权。
结语
跟当年的我一样,我相信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会首选去美国,毕竟学校选择较多,奖学金申请难度较低,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多。说到底,美国是大陆,英国是小岛。在浙大就读本科的时候,我爸就一直希望我去美国,他去过两次,非常喜欢,而英国,在他眼里就是个没落帝国。
不过,作为一个在英国生活了快十年的人,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英国远比想象的好。从器物的层面来讲,英国的城市非常干净,远好于纽约、巴黎和罗马;如果去到乡村,那更是美不胜收,惊喜不断。从制度的的层面来讲,整个社会规则鲜明,秩序井然,并且政府对枪支进行严格的管制。从理念的层面来讲,英国人推崇的平等和对社会的奉献都是我所认同的,这样的社会范式保证了大多数人较高的幸福感。最后,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在长三角地区长大的、饱受梅雨和冬天阴冷、夏天酷热摧残的江南人士,英国真是气候宜人,初中地理课本上学的“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实际体验起来比书上描述的美妙得多。
而盖茨奖学金,则是一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支点。
为了盖茨,我都应该来英国,来剑桥。
本文写于2014年11月,原创作者是2005年盖茨学者潘晓菡。潘博士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剑桥汇智教育的创始人和英国方舟财富的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