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要申请研究生留学的同学来说,英国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选择,一年学制短平快、毕业证全球认可度高等特别吸引了无数学子。不过国内对英国研究生留学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误区1:英国的留学费用特别高,是最高的国家?
英国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四个部分,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不一样,不同的学校和专业所需要的学费也不一样,这就导致留学的成本千差万别。仅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消费水平的角度去衡量留学成本,很多时候是不具备实际参考价值的,应该从具体的学校、城市和专业等方面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①学费
一般情况下,商科类硕士课程,比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都是讲授式课程,学费相对于文科和理工科都要贵一些,平均一年的学费在18000~22000英镑之间;文科类课程比如传媒、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这类研究生课程则要便宜一些,集中在9000~13000英镑/年;至于理工类的讲授式课程学费则每年从9000~15000英镑都有。
②生活费
留学英国,地区不同,物价往往相差较大,比如伦敦地区的生活费就比其它地方高很多,英国签证中心要求到伦敦地区就读的学生必须准备1125英镑一个月的资金,一年总共是13500英镑。而其它地区需要准备的是1025英镑/月,一年下来生活花费大概是在12300英镑左右。
误区2:英国硕士只有一年,不靠谱?
英国硕士的特点就是“短平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含金量会降低。
英国硕士留学在一年的时间里,密集的安排了各种教学课程。一年分为三个学期,要学习8~12门课程,这一年内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假期,相当于把两年的时间压缩到了这一年,学生在一年的实践中学到的东西非常多。课程的形式除了lecturee(讲座)、还有turorial(导师辅导)和seminar(小组讨论)等等,可以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思考表达能力。
用咱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既能帮学生减少时间还能够节省费用。但这种课程其实对学生本身要求非常高,因为节奏快强度大,学生必须要学术能力很强,适应能力很强。如果你只是想混个文凭,估计会延毕,自己也吃不消;如果你的确是想把留学当成提升自己的方式,一年的课程绝对是个挑战,认真做个学生汪,相信你这一年的收获会很大。
误区3:名气小的大学就不是好大学?
拿咱们国内的学校来举例:除了清华北大就没有好学校了吗?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英国也是同样,除了牛津、剑桥、帝国理工,英国还有很多非常优质的大学。一个大学的知名度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新闻报道以及名人效应等等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曝光度。
比如英国的CASS商学院,它在行业内的专业认可度非常高。CASS商学院拥有AACSB和AMBA以及EQUIS组织的认证,是全世界少数获得三重认证的商学院之一。学院都金融系、管理系、精算与保险系组成。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14年公布的商学院排名,CASS在全英国位居第4,全欧洲第19,。它的精算学科更是尤其出色,在欧洲位列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沃顿商学院),是英国精算师体系内极负盛名的学校。
所以说有很多大学,学术非常优秀,由于曝光率不高,人们对它的了解相对少些,既便如此,这些大学仍然是好大学。
误区4:排行榜前20的学校才值得念
排名榜多由非政府的商业机构颁布,每种排名榜的参考标准和数据来源并不一致,建议大家在看排名榜之前首先应了解排名榜的排名依据。不要盲目迷信某种和某年的排名,成为排名榜的“奴隶”。排名仅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参考,不能当做选校的唯一标准。同学要根据你的需求,综合地权衡各项指标来选择自己将要就读的学校。
误区5:留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研学术中
好多小伙伴去了英国,整天就说自己忙死啦天天泡图书馆啊都没时间去泡吧啊。首先为这种行为点个赞,毕竟学业为重。但如果仅把目光专注在学业上就会失去留学的意义。
在英国,学校更希望看到学生在专注于学业的同时,能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在国外教育的期末应试考试成绩占比并不大,更多的还是要看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活跃程度。学术研讨会、实习经历以及业内的招聘活动,以及很多大学生社团组织都可以丰富自己的英国留学经历。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者实践活动,比如一些慈善活动不仅回馈了社会,也能让自己得到锻炼,对将来的就业以及适应社会都会很有帮助。人不是个体,你与周围世界的联系越多,那么你的价值就会越大!
(版权声明:文章转载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