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工作两年后,回顾这段求学旅程,郭文超认为,能够在毕业时获得美国顶 尖互联网公司的入场券,既有运气的成分,更与他的学业规划密不可分。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这位年轻人成功从机械工程转向计算机领域,在硅谷闯出了一片天地。
### 从机械到计算机的勇敢“转码”之路
郭文超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但大三下学期的一次实习让他深刻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体验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后,郭文超感到迷茫,不知道未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此时,他的室友正在准备申请赴美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通过与室友的交流,郭文超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转专业深造后,郭文超开始寻找接纳跨专业背景的院校。
杜克大学,这所被誉为“南方哈佛”的知名高校,进入了他的视野。
郭文超申请的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项目设立在普莱特工程学院(Pratt School of Engineering)中,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机会,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因此,项目对申请人的背景审核并不严苛。
郭文超重点展示了自己在竞赛和实习中体现计算机水平和实际运用的经历,尽量向计算机方向靠拢,体现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向往。最终,他以超过100分的托福成绩、GPA 3.7及325的
GRE成绩,成功获得杜克大学的录取。他选择就读工程学位课程,并以软件开发作为学习方向。
### 从国内到海外的自我转型
2020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许多留学生因公共环境的限制无法出境。郭文超决定在研一期间前往昆山杜克大学学习。
“线下教育保证了我可以在真实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学习氛围,这是线上教育无法比拟的。”郭文超在昆山杜克大学学习期间,除了与教授进行直接沟通外,与同学们建立的紧密联系也为他在实现专业转型和后续求职中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 秋招之战:挑战与收获
随着学业的推进,研二上半学期,郭文超迎来了秋招季。他的出色表现让他收获了谷歌、Meta、腾讯、字节跳动、百度、滴滴等知名企业的offer。然而,这些收获背后是郭文超不断克服的诸多挑战。
为了了解国内外求职情况,他加入了许多求职微 信群,每天关注各个求职相关论坛的最新动态。他还常与同学们分享各种求职信息,“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准备面试,分享面试经验,这种氛围真的很重要。”郭文超表示。
求职阶段,郭文超整理了很多求职经验与技巧,并针对每家企业进行筹备。谷歌的面试流程之长让他印象深刻,校招流程包括5轮技术面试和4到5轮团队匹配面试(Team match)。技术面试在一天内完成,节奏非常快。“我记得从上午10点一直面到下午4点,一个接一个解决考官出的题。”他回忆道。但通过技术面试并不等于能入职谷歌,真正决定能否入职的是团队匹配面试。
团队匹配面试是候选人与谷歌不同团队的负责人及成员沟通,评估候选人是否匹配团队氛围。
“在面试过程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面试官了解你的优势和潜力非常重要。”
郭文超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敢追梦和不断挑战自我的故事。他从机械专业转码,到留学杜克,再到入职谷歌,每一步都充满了勇气和决心。他的经历为广大留学生和年轻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