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分数不够?高考也没参加?是不是只能选择躺平?18岁的沛沛,曾经是家长眼中的“非主流”学生。当同龄人拼命冲 刺985、211时,他因“计划外”升学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然而,仅仅5年后,他手握澳洲八大硕士文凭,成功 逆袭,入职教育行业头部大厂,用亲身经历有力撕碎了“计划外”升学的偏见!
在后疫 情时代,国际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变。当“内卷”蔓延到整个中国教育领域,他的“冷门选择”却成了弯道超车的关键。而这一关键的答案,就隐藏在这条被90%家庭忽视的“黄金路径”里——中外合办项目,通过高性价比获得QS前100的名校学位。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非凡故事!
关于“他”的故事,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这位主人公的经历,文中的“我”代指主人公。希望能给那些正在犹豫、迷茫、甚至被所谓“非主流”标签困住的你,一点勇气和方向。
并非高考生,也能拥有“双一 流院校的背景”。我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的2+2国际本科项目,属于“
中外合作办学计划外国际本科项目”,也就是说,我并非通过高考统招入读的。这个项目在中留服备案,学生在北外修读两年课程后,可选择前往英、美、澳等国继续后续两年学业,毕业时将获得海外大学的本科文凭,同时学历也能通过中留服认证。这条路对于像我这样,没有参加高考,也没有选择海外直申但又渴望获得海外学位且注重性价比的学生而言十分契合。尽管它并非“主流路线”,但北外的语言环境、课程体系和国际氛围为我筑牢了非常坚实的根基。在北外学习的两年间,我循序渐进地提升了自己的英语能力,掌握了商科的基本架构,也在探索中逐渐明晰自身可能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选择澳洲?纽卡斯尔大学,我的本科转折点。在众多对接学校中,我最终选择前往澳洲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完成自己最后两年的学业,主修旅游与活动管理。其实,这个决定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目标明确”的,而是基于我的兴趣爱好、项目匹配度、签证政策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考量。刚到澳洲那年,对我来说是“文化冲击+学习挑战”的双重考验。从
国际学校到北外,再到真正置身于澳洲大学课堂,语言只是我需要跨越的第一道障碍,而更大的挑战是如何适应截然不同的课堂模式、自主学习方式、以及每周繁重的阅读和论文任务。我通过每天规律地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主动与老师沟通问题,逐渐在班级里赢得认可,越来越多的同学希望与我组队完成小组作业。从最初的不适应,到最后成为组内presentation的主讲人,我终于在本科生涯的最后一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目标锁定QS前20,我用最后一年完成逆袭,成功申请到UNSW硕士。很多人认为旅游专业毕业就只能从事旅游或酒店行业的工作,其实不然。随着本科阶段的深入探索,我发现自己对品牌管理、消费者心理以及数字传播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下定决心——申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市场营销硕士,以实现专业和职业方向的转变。坦白地说,一开始我并未敢奢望能冲进QS前20的顶 尖学府。毕竟我的本科学校排名仅位居QS200左右,专业并非完全对口。但我仍决定放手一搏,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呢?我从大三开始就精心准备申请材料,规划申请流程,并努力提升和优化自己的GPA。最后,我成功收获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市场营销硕士的Offer!这所QS排名第19位的全球顶 尖院校,作为澳洲八大名校之一,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学府。就在我踏入校园参加迎新周(O-week)的那一刻,我真的悟了“弯道也能超车”。
我最大的收获:成长远胜于学历。现在的我,已经顺利从UNSW市场营销硕士毕业。回想那段求学时光,课程节奏紧张,压力如影随形,但我未曾退缩,反而越战越勇。我积极主动地阅读大量行业案例、热情参与课堂讨论、踊跃投身社团活动,还大胆报名参加了品牌营销比赛,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我。如今的我在新东方前途出国就职。这段经历让我将自己一路走来的跨文化学习与升学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也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另类”求学之路,恰恰成了我帮助他人的独特优势。
回顾这段从国际学校、北外国商计划外国际本科项目、再到澳洲八大、最终踏入职场的非凡旅程,我最大的收获,并非 QS19 的光鲜学历,而是在逐梦途中锤炼出的跨文化适应力、自主学习驱动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如果当年我因“计划外”这个标签而自卑止步,或因“旅游专业”非热门而轻言放弃,恐怕早已与目标背道而驰。但我未曾动摇。我始终坚信:只要持续积累,边走边调整方向,就终会抵达心之所向的彼岸。
最后给正在犹豫的你几句心里话:人生如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但路径的差异从不决定未来的高下。别因为没走高考这条主流路线,或者分数不理想,就轻易否定自己的人生潜力。兴趣是最 好的指南针。兴趣可以引导你走得更远。所以选专业时不要盲从选择热门专业,而是要不断探索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和未来想在哪个行业发展。成长无处不在。你们所走的每一步其实对自己都很重要。无论是从语言积累、课堂表现,还是一次交流、一个项目,都会成为大家在未来申请时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最后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学历不是终点,在这段经历中大家所收获的成长才是真正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