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的诸多热门选择中,加拿大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元的文化环境以及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前往深造。然而,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关于加拿大高校挂科率的讨论也不绝于耳,许多准留学生心中不禁产生疑问:加拿大本科与硕士挂科率高吗?如果不幸遇到挂科,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为有意留学加拿大或正在加拿大学习的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约 14% 的大一新生无法在正常时间进入大二学习,甚至被开除。在一些高校,读完大一身边的同学减少并非罕见,到了大三、大四,班级人数减少 40% 也毫不夸张。从毕业率数据来看,加拿大著名杂志《麦考林》通过对加国本科生近 7 年内入学到最终毕业比例的调查与追踪,发布了加国高校毕业率情况。其中,毕业率较高的皇后大学为 89.5%,西安大略大学为 86.6%,麦吉尔大学为 85.0%;而毕业率较低的温尼伯大学仅为 44.2%,布兰登大学为 50.9%,圣玛丽大学为 53.1% 。像滑铁卢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分别以 79.6% 和 79.4% 的毕业率位列第 7 和第 9。这从侧面反映出加拿大本科学习存在一定难度,挂科情况时有发生。
- 滑铁卢大学:在加拿大压力最大学校排行榜中,滑铁卢大学以 9.8 的高分稳居榜首,其挂科率也位居前列。该校学生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学业,还需完成高强度的实习(Co - op)。当其他学校学生放假休息或社交娱乐时,滑铁卢大学的学生可能还在上班或赶作业(Due),巨大的压力使得挂科风险显著增加。
- 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大学部分专业的淘汰率不容小觑。以 science 专业为例,大一淘汰率在 20%,商科、管理专业淘汰率在 10 - 15% 左右。即使在后续三年淘汰率基本稳定,但仍有 10% 的学生被淘汰。多大主校区以及 utsc 的热门 bbaco - op 专业更是淘汰率高的重灾区。Final 考试在多大占据总成绩的 35% - 50%,且考试内容仅 1/3 是基础知识,其余部分考查应用和创造力,学生往往需要拼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根据 UBC 年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无法按时毕业,其中 75% 的学生在 UBC 读了六年才成功毕业。UBC 大部分专业每学期需选 5 门课,一学期大大小小的考试约有 25 次,平均每位学生每月要参加六场考试,且每场考试分数比例相近。这意味着若平时成绩不高,靠期末加油拿高分的可能性极小。
- 麦吉尔大学:麦吉尔大学在 2020QS 世界名校排名中位列第 33 位,其淘汰率较高。大一淘汰率相对不明显,约为 10%,但从大二开始,学校对学生要求愈发严格。能从麦吉尔大学毕业的学生,熬夜奋战图书馆是常有的事。
- 西蒙弗雷泽大学(SFU):在 GradeInflation 发布的 “北美十六所最难拿 A 的大学” 报告中,SFU 是加拿大唯一上榜的大学。在这类学校中,学生的 GPA 虽然不会特别低,但想获得 A 等级比其他学校困难许多。
- 工程学专业:工程学专业堪称挂科 “黑洞”,像滑铁卢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学校的工程专业挂科率常年居高不下。该专业学生需面对数学、制图、代码等多座 “大山”。例如,工程专业中的高等数学课程难度较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制图课程要求学生精确绘制复杂的工程图纸,任何细节错误都可能导致扣分;代码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多种编程语言,还要求能够运用代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课程作业和考试难度都较大。
- 计算机科学专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专业备受青睐,但也面临较高的挂科风险。该专业课程更新迅速,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设计出高效的算法,课程作业和考试中的算法题目往往具有较高难度;编程语言课程除了语法学习,还注重项目实践,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杂的程序项目,这对时间管理和编程能力都是巨大挑战。
- 商科专业:以多伦多大学 Rotman 商学院为例,部分教授上课不按照教科书进行,考试难度较大。商科专业涉及众多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分析,如管理学课程需要学生理解各种管理理论,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决策;会计学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财务报表编制、会计核算等技能,对数字的准确性和细节把控要求严格,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错误。
- 文科专业:虽然文科专业整体挂科率相对理工科较低,但也并非毫无挑战。例如,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深入分析,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在语言表达和观点阐述方面若不能达到要求,很容易在论文评分中失分。历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记忆大量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还需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考试中的论述题需要学生展现出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分析能力。
相较于本科,加拿大硕士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深度要求更高,这也导致硕士挂科率在一定程度上不容乐观。虽然目前缺乏全面且精确的加拿大硕士整体挂科率统计数据,但从部分学校和专业的反馈来看,硕士学习同样面临挂科风险。在一些研究型硕士项目中,学生需要进行独立的研究并撰写高质量的论文,若研究进展不顺利、论文质量不达标,都可能面临挂科甚至无法毕业的情况。
- 多伦多大学:在多伦多大学的硕士课程中,一些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例如,该校的金融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紧凑,涵盖了金融市场、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课程。由于该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申请,导致课程难度较大。Final 考试和课程作业不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实际应用和分析能力。据学生反馈,部分课程的挂科率在 10% - 15% 左右。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UBC 的硕士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结合。在工程类硕士专业中,学生除了要完成课堂学习,还需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以土木工程硕士专业为例,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大型建筑项目的设计与分析工作。如果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表现不佳,或者未能按时完成课程要求的研究任务,就可能面临挂科。该校部分硕士专业的挂科率在 8% - 12% 左右。
- 麦吉尔大学:麦吉尔大学作为加拿大优秀学府,其硕士课程的学术标准非常严格。在医学、法学等专业领域,硕士学生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研究能力。例如,医学硕士专业的学生需要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项目,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有深入的理解。由于课程难度大、实践要求高,部分课程的挂科率相对较高,约为 10% - 20%。
- 研究型硕士专业: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研究型硕士专业,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科研工作。以物理学硕士专业为例,学生通常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或理论计算,撰写科研论文。科研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可能会遇到实验失败、理论模型无法验证等问题。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或者论文质量不符合学校要求,就很可能挂科。这类专业的挂科率相对较高,部分学校的相关专业挂科率可达 15% - 25%。
- 授课型硕士专业:虽然授课型硕士专业以课程学习为主,但一些专业的课程难度也不容小觑。例如,商业分析硕士专业,该专业融合了商科、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生需要学习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商业决策等课程,课程内容实用性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课程作业和考试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商业问题。由于课程内容丰富、作业量大,部分学生可能因无法适应学习节奏而挂科,该专业的挂科率在部分学校约为 10% - 15%。
- 专业型硕士专业:以教育硕士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在学校进行实习,接受指导教师的评估。如果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不佳,无法达到教学要求,或者在教育理论课程考试中成绩不合格,都可能导致挂科。这类专业的挂科率在不同学校有所差异,大致在 8% - 12% 之间。
- 课程难度大:加拿大高校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许多课程的难度较高。在本科阶段,像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课程,不仅涵盖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工程专业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复杂的物理、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和问题解决中。在硕士阶段,课程更加注重深度和广度,研究型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评分标准严苛:加拿大高校的评分标准相对严格,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综合考虑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项目等多个方面。例如,一些课程的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 30% - 40%,如果学生在平时作业中表现不佳,即使期末考试成绩较好,也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总成绩。此外,部分学校还采用 curve 制度,即限制优秀率和实行末尾淘汰制。在低年级课程中,获得 A 和 A - 的人数不可超过 35%,高年级课程中这一比例不可超过 55%。这意味着即使学生的成绩本身不错,但如果在班级中的排名靠后,也可能无法获得高分甚至面临挂科。
- 考试形式多样且难度大:加拿大高校的考试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笔试,还包括口试、实践操作考试等。以医学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通过理论知识的笔试,还需要进行临床实践操作考试,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考试内容往往不仅考查基础知识,还注重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如多伦多大学的一些课程 Final 考试,考试内容仅 1/3 是基础知识,其余部分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造力,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挑战。
- 自主学习要求高:与国内教育模式相比,加拿大高校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科阶段,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主动探索课程相关的知识。许多课程的教授不会像国内老师那样频繁督促学生学习,而是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要求学生自己去挖掘和理解知识。到了硕士阶段,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研究型硕士需要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并独立开展研究工作。这种学习模式的转变对于一些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增加挂科风险。
- 小组合作学习挑战:加拿大高校的课程中经常会安排小组合作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然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国际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挑战。一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沟通方式和工作习惯上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团队协作过程中出现误解和冲突。例如,一些亚洲学生可能比较内敛,在小组讨论中不太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一些西方学生则更加积极主动,这种差异可能影响小组项目的进展。另一方面,小组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合理分配任务、共同完成目标,如果团队中存在个别成员不积极参与或能力不足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进而导致部分学生挂科。
- 语言能力限制: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语言障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许多学生在申请加拿大高校时通过了语言考试,但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全英文授课和大量的英文阅读材料仍然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快速理解教授的讲解内容,并且能够用英文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专业文献时,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如果语言能力不足,学生可能无法跟上课程进度,在考试和作业中也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导致挂科。
- 文化差异影响学习:加拿大的文化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学习氛围方面,加拿大高校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氛围相对较为自由和开放。然而,一些国内学生可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含蓄,不太习惯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课堂表现方面失分。此外,在学术诚信方面,加拿大高校对抄袭、作弊等行为零容忍,处罚非常严厉。但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对当地的学术规范和文化不了解,无意中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从而面临挂科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 兼职工作影响学业:许多加拿大留学生为了减轻经济压力,会选择在课余时间兼职工作。然而,兼职工作可能会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工作太累,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讲,或者无法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准备考试。尤其是在考试周或作业截止日期临近时,如果学生还需要兼顾工作,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影响学习效果,增加挂科的可能性。
- 社交与个人生活因素:在加拿大留学,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然而,过度沉迷于社交活动或者个人生活中遇到挫折,如感情问题等,都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状态。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参加过多的社交聚会,导致学习时间被压缩,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当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陷入情绪低谷,难以集中精力学习,从而影响学业成绩,甚至挂科。
- 适用情况:如果挂科是由于一些特殊的、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如突发严重健康问题、家庭重大变故等,学生可以尝试向学校提交申诉。例如,学生在考试期间突发急性疾病,无法正常参加考试,或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家庭遭遇重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学习状态。
- 申诉流程:首先,学生需要在成绩公布后的规定时间内尽快提交申诉申请,通常学校会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逾期提交可能不被受理。在申诉申请中,学生要详细说明挂科的原因,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因健康问题挂科,需提供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医疗记录;因家庭变故挂科,需提供相关的紧急事件说明,如警察局证明、社区证明等。学校会成立专门的申诉委员会对学生的申诉进行审核,委员会成员通常包括教师代表、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等。他们会根据学生提供的材料和陈述,综合评估申诉的合理性,并做出最终决定。
- 可能结果:申诉成功的话,学生可能会获得重考、补交作业或课程重修的机会。例如,学生因特殊原因错过考试,申诉成功后可能会被允许参加补考;如果是作业成绩不理想,可能会获得补交作业重新评定成绩的机会;对于一些课程,如果整体表现尚可但因个别因素挂科,可能会获得重修该课程的机会,且重修后的成绩将覆盖原来的挂科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长期挂科或 GPA 持续低于学校要求(加拿大本科通常要求 GPA≥2.0),申诉成功率会较低。
- 学校政策与要求:大部分加拿大学校允许学生重修挂科课程,但具体政策因学校而异。一些学校对重修的次数可能有限制,例如,同一门课程最多只能重修两次。同时,重修课程需要额外支付学费,学费标准通常与正常选课的学费相同。在时间安排上,重修课程可能与正常课程的上课时间冲突,学生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课程表。例如,有些学校的重修课程可能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重修的利弊:重修的好处在于学生有机会弥补挂科的遗憾,提高课程成绩,从而提升 GPA。如果挂科科目较少且难度可控,重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重修,学生可以再次学习课程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然而,重修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重修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可能会延长学生的学业周期。如果挂科过多,重修多门课程可能导致学生需要比正常学制多花费 1 - 2 年的时间才能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