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国际学生流动的主要趋势》简报,对2018-2022年间的国际学生流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OECD概述
OECD,全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由横跨欧洲、美洲、亚洲的38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爱尔兰、荷兰、比利时、瑞士、挪威、芬兰、丹麦、瑞典、西班牙、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众多留学主流国家。
数据分析结果
国际学生流动性持续增长
尽管受到新冠 的影响,2018年至2022年间国际学生的流动性仍持续增长。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学生流动性持续扩大。国际学生的数量近年来增长了50%以上,38个OECD国家从2014年的300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460万人以上。
尽管 对国际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OECD国家国际学生数量仍保持增长,2018-2022年增长了18%。这种情况反映了大学快速适应新挑战的能力,包括在线和混合学习的出现,以及在 期间和 后各国为支持国际学生而实施的政策,例如灵活的签证规定、延长的工作机会和有针对性的财政援助。
2018-2022年间,只有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新西兰和美国五个国家的国际学生数量出现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 期间严格的边境管控和签证限制。而智利、斯洛文尼亚等国通过提升大学国际排名或推行区域合作政策实现学生数量翻倍。
留学生主要来源国和目的地国稳定
OECD成员国依然是国际学生的主要目的地。2022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共接收了在OECD国家学习的460万国际学生中的近2/3,这一趋势近年来始终保持稳定。此外,日本、韩国、荷兰和土耳其合计接收了OECD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16%,表现突出。
接收国际学生能够增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学术声誉和经济贡献。同时,本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数量反映了外国教育体系的吸引力、实际或认知上的质量优势,以及学生对特定技能和经验(如语言学习)的追求。
与留学目的地国类似,在2018-2022的四年间,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格局也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排名前10来源国合计贡献了OECD国家国际学生总数的约一半,凸显了全球学生流动的集中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间,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学生约占全球国际学生总数的30%。超过2/3的中国和印度留学生主要前往五个国家学习: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和美国。此外,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始终位列OECD国家中生源国前十,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与欧洲及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与学术交流传统。
低收入国家学生比例偏低
报告显示,2/3的国际学生流动来自高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在一些国家,这一比例超过了90%,特别是克罗地亚、哥伦比亚、丹麦、奥地利、西班牙和瑞士。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拉脱维亚、波兰和土耳其低于50%,这表明了这些国家有更多的低收入国家学生流入。
博士课程与STEM专业更受国际学生青睐
在OECD国家中,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国际学生占比在增加。平均而言,本科生中国际学生占5%,硕士生中占15%,博士生中占25%。奥地利、卢森堡、新西兰、挪威、瑞士和英国的国际博士研究生比例特别高,至少占其博士研究生总数的40%。这些国家的大学通过奖学金、研究机会和强大的学术网络吸引全球人才。
与本土学生相比,国际学生更有可能就读STEM专业,30%的留学生选择STEM课程,而国内学生只有19%。在丹麦、瑞典和土耳其等国家,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超过40%的国际学生就读这些学科。
此外,各国在留住国际毕业生方面的政策各不相同。例如,有些国家提供工作和居留途径,而有的国家则实施严格的签证和就业规定。这些政策持续影响着国际学生在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结
OECD的这份报告全面且深入地揭示了2018-2022年间国际学生流动的多方面趋势。对于计划留学的学生而言,需要综合考量各国政策、经济因素、专业优势等,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留学选择。
如果您初次接触国际留学,不知道该如何规划、选校、定专业,可以在线联系新东方欧亚教育的免费1对1留学规划服务。在专业的规划老师一对一指导下,您将全面了解国际留学申请过程,制定合理的计划,让留学之路事半功倍。
新东方欧亚教育的专业规划老师将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留学方案,帮助您选择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并指导您准备申请材料和提高语言能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您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留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