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纠结、摇摆不定,走向佛系… 
 
       是年轻人的一种常态。 
 
       不过又有谁没经历过这个阶段呢? 
 
       听听“她”的故事,也许你的困惑就有了答案。 
 
       
  
 
        
       曾经的留学生,现在的出镜记者 
 
       
 
  
 
       徐梦媞是一名央视的出镜记者,虽然总是自称为“不再年轻”的90后,但还很青葱的她,已专访过多国领导人。最近她出版了新书《那四年,青春模样》,详细讲述了她留学四年在外的经历。 
 
       她曾以广播电视专业方向第1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同时是该学院历史上首位外籍毕业致辞代表。 
 
       今天,我们采访到了她,请她和我们分享自己留学收获中的精髓。或许会给你一点启发,怎样才能把留学变的“值得”。 
 
        
 
        
 
       
 
        
 
        
 
       作为毕业致辞代表发言 
 
       
        
       
  
 
       
       
       
       
       
       
       
        
       1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一定清楚自己要什么! 
 
       
  
 
       Q:现在很多学生都很看重排名,认为去排名高的名校留学才是有价值的。你是怎么看的呢? 
 
       
  
 
       A:现在海归这么多,很多都是名校毕业,回来的竞争力其实大家心里有数。我比较看重专业排名,因为真的要把专业基础打好。一个领域会有很多的分支,我学新闻,下面有电视、报纸、新媒体、广告等等。选择和自己学习领域最对口的学校,所学到的是能够对你职业发展有益的本领。我读的密苏里大学在电视这个领域很强,学校甚至还有自己运营的商业电视台,这在美国极其罕见,我就是看重这样的实践机会,才选择了这个看似比较偏远的地方。 
 
       现在有很多孩子,完全没想好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进学校都是undecided(美国本科中的未定专业),觉得以后再选就可以,但其实大学四年的学习是需要连贯性和积累的。不要只看重综合排名这种比较表面化的标准,现在这个时代,做精准人才很重要。 
 
        
 
       
 
        
 
       在学校独立运营的商业电视台—— 当地NBC关联电视台担任主播 
 
       
  
 
       
       
       
       
       
       
       
       
       
        
       2
 
       
       
       
        
        
 
       
       
       
       
       
       
       
       
       
       
       
       
       
        
       学会“渴望”、“主动”与“坚持付出” 
 
       
  
 
       Q:留学的孤单与压力,让很多人焦躁、拖延,甚至崩溃,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A:我在一个访谈节目里听过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和自身天赋、能力、背景确实有关系,但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他对成功有多渴望。” 
 
       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也会很难受,觉得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咬咬牙,自己喊一喊发泄之后,我知道要继续坚持,因为没有回头路。这可能是由于我对某些事情真的比较执着,有想完成的事情,不会半途而废。 
 
       而有了执着的心态之后,还要去主动的争取,并真实的付出努力! 
 
       我当时应该是班上为数不多的中国学生,学的还是电视新闻这样一个跨文化的专业。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恩师”,他是系里出了名的严师,据说给班上单项作业的最低成绩是负56分,我当时就在想自己能顺利“活下来”吗…… 
 
       但是我不想就这么混下去,也不想只在焦虑中挣扎,所以我主动告诉他自己想尝试的东西:直播连线、甚至坐上主播台……当时老师脸上仿佛写着“你是在逗我吗?” 
 
       但是老师也很nice,说自己可以每周抽一天的一段时间单独来辅导我,只要我自己能坚持,他就会帮我。他可能没想到我真的每周都找他报道,雷打不动!之后,他为我制定了很多细节功课,给了我很大的提升。我能获奖、作为毕业代表致辞,都离不开他的指导。 
 
       后来他跟我讲,他不觉得我得到这些是幸运,他认为我比任何人都要努力,所以我值得。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块新闻学院的奠基小石子,他说他已经清洗打磨,但还没做最后一步抛光,因为他想把这步留给值得托付的学生,而他觉得那个人就是我。听到这些话时,我泪崩了。带着这样的情感和嘱托,我觉得未来自己会变得很强大。 
 
        
 
        
 
       
 
        
 
       梦媞与“恩师”格里利 
 
       
  
 
       
       
       
       
       
       
       
       
       
        
       3
  
 
       
       
       
       
       
       
       
       
       
       
       
       
       
        
       人脉关系,要靠自己去创造 
 
       
  
 
       Q:很多人认为,留学后回国就业,学业和眼界是提升了,但人脉没有国内毕业生广,怎么办? 
 
       
  
 
       A:人脉这个事,很多时候是在意想不到时出现的。要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己创造。 
 
       初中毕业后我去美国交流过一年,期末考试之后我主动约了校长想见一面,我还送给他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有的是我手工制作的,很粗糙。当时也没想太多,和校长很愉快地结束了见面。后来在申请大学时,我想要有个特别的推荐信,需要有不一样的视角和故事,也许那位校长可以帮我写份推荐信呢?这也能说明我的一些性格特质还有沟通能力。 
 
       校长欣然接受,因为他接收过那么多交流生,很少人找他面对面沟通,所以我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在推荐信中的一些特别描写,我很坚信这在申请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此外,我还曾非常幸运地在CBS在纳什维尔的关联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实习。那个电视台之前很少接收外籍学生,一开始我也不抱希望,最后是我的“恩师”得知后,主动给那位曾经是他学生的电视台领导打电话,嘱托了我的事情,我才有机会去大开眼界。如果没有一直以来我和他慢慢建立的深厚情谊,我根本就不可能得到这份推荐。 
 
       所以,我们不能总等着人和环境来帮我们建立人脉,而要去适应环境,有点运筹帷幄的意思。不要急着评价眼下的这件事值不值得,而是要用心去经营自己的每一步。很多东西短期是看不出来的,但真心付出在长远的某一天中,你就会看到它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价值,这些价值会相互作用和吸引,创造出很大的力量。 
 
       
       
       
       
        
        
 
        
 
        
   
 
  
 
       回国后作为央视的出镜记者, 
 
       梦媞先后报道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众多重量级国际会议 
 
       
  
 
       
 
       
  
 
       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其实,这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老师谈到: 
 
       我觉得梦媞有一点可以给所有留学生借鉴。不是因为大家都去留学我就也要去,而是因为自己有喜欢的东西,有一份执着和忠诚。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强烈的意愿就很难做得很优秀。留学也一样,自己对未来要有一定的思考,觉得这件事我真是特想去做,真有留学的意愿。 
 
       “这份执着能帮助你更好地面对并战胜留学期间的挑战,成为真正让留学值得的那个人。” 
 
       
  
 
       *本文转自新东方前途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