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档案:
学生姓名:L同学
申请时就读院校及专业:华中科技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GPA:3.72/4.0
语言成绩:雅思7
申请专业:电力工程、能量电路工程、电子、电子电气工程、电气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工程
入学季&申请类型:2019.秋季授课型硕士
实习/工作经历:
中国南京磐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兼职实习
南方电网全职实习
广西玉林市建筑设计院全职实习
两段校内金工及电工实习
录取院校详情:
2018.12.3香港科技大学 ICDE
2018.12.10 香港科技大学EE
2018.12.19香港中文
2018.12.28 香港大学EE
2019.1.14 香港科技大学 IBTM
2019.1.2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EE
2019.4.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MSC(Electronics)
导师感言
从8月L同学找到我咨询到10月底递交申请,历时两个半月的努力,终于赶在网申的期限内完成了申请的整个过程。但是这段期间也因为在推荐信的推荐人问题以及PS的修改上面发生了很多“小插曲”,给他整个申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再加上在准备申请材料之前也多次进行了换专业的沟通,以至于定专业非常的仓促。总结而言,虽然L同学的录取结果非常好,但是这一路也走得较为曲折。
其实越优秀的学生往往也会因为选择越多而在院校和专业上犹豫不决。所以建议同学们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提早规划好留学的思路,理清自己的目标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准备和冲刺,离完美的结果更近一步。
申请过程
初次咨询,定下方案
第一次与L同学面对面咨询的时候,他是和自己的叔叔一起过来的。当时很好奇为什么父母没有一起前来,询问之后才得知L同学的父母都在广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武汉当面咨询留学。由于叔叔是报社工作人员,对留学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全程主要还是L同学自己在咨询。
在聊天的过程中,就发现L同学的说话方式十分干练,每问一个问题都是直击重点,我每回答一个问题他也都是秒懂,整个沟通过程效率非常的高。同时也感觉得到L同学那藏不住的优秀,在交谈中表现出来的思路清晰与反应敏捷都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在一个半小时的咨询之后,L同学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L同学的父母希望他能在地理位置更近的香港读研,所以我们最终决定用同时申请新加坡和香港的方案。在之后的一周里,凭着对新东方品牌的信赖和对L同学的咨询体验反馈,L同学过来签署了新加坡香港混申合同。这份信任也让我心里下定决心要为他把关申请到最优最合适的录取。
时间紧迫,反复斟酌
因为L同学来找我的时候已经8月份了,而很多香港的大学9月份其实就已经开通了网申,并且香港的申请原则永远都是先到先得,所以L同学的信息交接的当天就马上开始了新加坡香港的文书、网申指导工作,整个过程从第一次咨询到决定到开始启动申请刚好7天。
拿到L同学的简历时才知道当时的他已经在申请英国G5院校,选择亚洲国家也是因为家人的建议以及希望在留学道路上增加更多的选择筹码。
雅思7.0,均分3.7/4.0;多段高质量的实习工作经历,L同学的整体条件都非常优秀。但也正因为优秀,调整选定专业就花了1个月,在9月第一轮网申前几周,基本每天都会为L同学量身查询整理适合他的专业,最终敲定了新加坡和香港院校总计9个专业。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们选择的专业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集成电路设计(IntegratedCircuit Design)的联合课程L同学非常喜欢,却因为APS审核(留德人员审核)的时间与L同学同时正在申请的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材料递交时间有冲突,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案团队已经协助L同学准备好了其他所有专业的网申所需材料,随时待命递交。
时间紧迫,经过两天案例库查询,结合孩子自己的本科课程设置内容,我们考虑到专业对口性,为了防止在南大趋势新兴专业上“翻车”,我推荐给L同学切换专业选择方向变为传统的强电方向,最终南大变成了3:1,只保留了绿色电子(green electronics),在L同学确定专业后的整个申请过程就非常顺畅了,我们的文案团队也在10月底之前指导L同学相继完成了7个院校的所有申请材料。
努力在前, 硕果在后
12月开始,父母们翘首以盼的第一个Offer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工程(MS in IC Design Engineering);L同学的父母都非常开心,但L同学自己还是想再等等,由于香港都有留位费的要求,新加坡的录取又是出了名的晚,父母都很担心如果留位费不交后面的专业万一录取不上怎么办,但最终L同学坚持决定再等等。终于上天不会辜负努力又优秀的人,传说中的Offer 7连斩录取大满贯的钟鸣奏响,港科后续的两个专业在接下来一周发放了offer。港大、港中、南大也向L同学抛出橄榄枝。
从开始的紧张纠结到后面的左右为难,整个过程虽然曲折,但是好在学生自身条件十分优越,整个申请团队高效合作,最终拿到了不凡的成绩单。祝愿L同学未来无论去往哪个目的地,都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享受属于他的光彩人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大(NTU),为国际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简称G7联盟)发起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创始成员、AACSB认证成员、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成员,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为工科和商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有十所学院,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它在经济、金融、会计、生物医学、牙医、教育学、人文学科、法学、语言学、政治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香港大学的排名稳居世界前列,根据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位列世界第25名。香港大学也是全球第一个界定出SARS病原体的科研单位 。同时,香港大学为Universitas 21、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AACSB及EQUIS认证成员。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港科大(HKUST),为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重要成员,并获AACSB和EQUIS双重认证,是一所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该校以科技和商业管理为主、人文及社会科学并重,尤以商科和工科见长。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重要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为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