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起,英国大学本科普遍出现了成绩压分现象。据HESA数据显示,2022年本硕相加学位授予量为919,940,同比增长5%。然而,令人关注的是,本科第一学位(First Degree)的授予量出现下降,从448,435减少至439,115,降幅为2%。同时,获得一等学位的学生数量也呈现下滑趋势,共计133,995人,比去年减少了14%。这是HESA提供数据的15年以来,首次出现一等学位学生人数下降的情况。
英国大学的考试体系与国内存在差异,满分为100分,及格分数线为40分。学生的成绩与学分紧密相关,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总分。英格兰大学本科学制通常为3年,而苏格兰为4年。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考试成绩各占学位课程的50%。值得注意的是,大一阶段的考试成绩并不计入学位等级。
英国本科学位等级一般划分为以下四种:
* 一等学位:通常要求70分及以上,为本科阶段的高学位。
* 二等一(2:1)学位:分数范围通常在60-69分。
* 二等二(2:2)学位:分数范围通常在50-59分。
* 三等学位:分数范围通常在40-49分,为本科阶段的低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校的学位划分方式和计算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英国本科压分现象对硕士申请和入学条件产生了显著影响。即使学生成绩普遍下滑,热门专业的成绩要求却呈现上升趋势。例如,许多专业设定了低于2:1学位无法申请的限制。此外,学生在获得硕士录取通知后,需要满足特定的“condition”分数才能换取无条件录取通知(uncon)并正式入学。在压分背景下,部分专业可能提高了成绩要求,从而增加了入学难度。原本接受2:1学位的专业可能要求一等学位;原本接受2:2学位的专业可能要求2:1学位。由于2:1学位成绩(通常60分)是英国院校大多数专业的申请门槛,因此压分现象对于原本成绩不太理想的英国本科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英国本科压分原因分析**
自2022年起,英国大学对本科课程实施分数压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 **期间“无损害政策”引发的“成绩膨胀”**:在2019/20和2020/21两个学年中,受新冠的影响,多数英国大学实施了所谓的“无损害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一等学位的授予数量显著增长,考试难度相应降低,进而出现了明显的“成绩膨胀”现象。
2. **大学打分标准长期“慷慨”**:多年来,英国大学在打分上普遍较为宽松。教育监管机构OfS指出,一等学位数量的异常增长并未得到大学合理的解释。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外界对课程质量的质疑,也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信任度造成了影响。
3. **一等学位毕业生人数激增**:在过去的十年中,获得一等学位的英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了近140%。这种“成绩膨胀”导致一等学位的含金量逐渐降低,课程价值受到质疑,硕士申请评估变得更加复杂,高分学生的竞争优势被削弱。英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正式代表UUK和GuildHE均对此表示关注,并认为这可能会影响雇主对毕业生能力的信任。
4. **计划恢复发放比例**:为了应对“成绩膨胀”问题,英国大学协会和英国高等教育协会在2022年宣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大学一等学位和二等一学位的发放比例恢复到前的水平,即与2019年基本持平。
**如何应对英国本科压分**
对于即将申请英国硕士课程的同学,以下是一些建议:
目前处于本科大三阶段、即将毕业的同学,应确保终成绩满足硕士offer上的条件,以顺利进入心仪的Top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由于本科大三的分数占比通常较高,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守住已有的offer,因此这一阶段的压力较大。如有课业或考试方面的顾虑,寻求专业的课程辅导或考试辅导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