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帝国理工学院宣布了其全新的战略——“科学造福人类”,旨在通过实施该战略,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根据该战略,学院计划大力发展跨学科研究,并准备成立四个跨学科融合科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校长Hugh Brady(休·布雷迪)指出:“自学院于1907年创立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成为世界的学府,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渴望成为一所能够为世界带来变革的大学。”本文将对帝国理工学院的新战略及其所带来的新变化进行详细介绍。
根据3月5日公布的新战略计划,帝国理工学院将成立四个“交叉科学学院”作为其核心战略举措。这四个新学院分别是气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人类与人工智能学院、健康、医疗科技与机器人、太空学院以及安全科学与电信学院。这些学院将依托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深厚的跨学科文化底蕴,致力于在可持续发展、人类与人工智能交融、健康与安全科学等关键领域建立研究社群。新学院的成立旨在推动跨学科科学的创新,并坚定致力于解决全球重大挑战。
在帝国理工的新战略中,有两大变化被誉为引领全球教育和科研的变革。首先,未来新学院成立后,学院的教职员工将保留原所在院系的隶属关系,同时加入新的学院,拥有双重身份。这种安排将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此举旨在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并提升学院在全球的影响力。
其次,交叉科学学院的成立还包括对伦敦白城分校区的进一步拓展。白城校区以创新精神和科学为基础的创业公司为特色,未来新建的“深科技园区”将成为重要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该中心将整合数学、数据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商科教育等资源,为交叉科学提供研究设施,促进产业合作和相关研究。
作为世界排名的学府,帝国理工学院一直稳居全球前十的位置。学院过去主要将科学、技术、工程、医学和商科(STEMB)作为重点学科。然而,近年来,学院也开始尝试推出与环境、互联网、传媒等人文领域结合的专业。这一战略转变符合校长Hugh Brady所强调的发展目标:不仅致力于成为世界的大学,更致力于成为一所能够改变世界的大学。通过实施这一新战略,帝国理工学院将进一步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培养具备双重身份的教职人员,并在白城校区建立跨学科创新中心,以引领全球教育和科研的变革。
经审慎评估和充分准备,帝国理工学院(IC)决定开设12个全新硕士专业,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下是新增专业的详细介绍:
1. 清洁技术创新(MSc Cleantech Innovation):该专业由戴森设计工程学院主导,融合了气候环境课题与工程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理工科基础并有志于在可持续环境领域发展的专业人才。
2. 生物科学未来:交流、创新与创业(MSc Bioscience Futures: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此专业创新性地将生物科学、传媒与创业(商科)相结合,欢迎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学科背景的学生申请,由医学院负责招生与培养。
3. 环境工程与数据科学与数学优化(MS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ith Data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Optimisation):在原有环境工程硕士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数学和数据科学相关模块,以提供更加全面的培养方案。
此外,帝国理工学院还新增了4个生物医药相关硕士专业,包括:
* 公共健康(Global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
* 生物信息学与理论系统生物学(MRes Bioinformatics and Theoretical Systems Biology)
* 癌症创新(MRes Cancer Innovation)
* 儿科应用(MSc Applied Paediatrics)
同时,为满足岩土工程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还新增了5个相关硕士专业,分别是:
* 岩土工程(MSc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岩土工程与地震工程(MSc Geotechnical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MSc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岩土工程与地质工程(MSc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岩土工程与数据科学和数学优化(MSc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ith Data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Optimisation)
以上新增专业均经过严格筛选和论证,以确保其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欢迎广大有志之士踊跃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