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聊聊格拉斯哥大学。自从学校扩招后,该校备受国内学生抨击。这导致今年的申请量有所下滑,尽管下滑幅度微乎其微,也有可能是学校有意控制申请人数。进一步说,入读数据对学校影响不大。
格拉斯哥遭到吐槽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在COVID-19爆发后,许多学生住宿困难,尤其是学校附近房源本来就稀缺。加上通货膨胀严重,便宜的房子被抢购一空。学校当时正值扩招期间,导致住宿紧张,部分新生面临住宿问题。因此,学校被迫取消了一些offer,学生要么接受延期入读,要么自行寻找适合的住宿。有些学生甚至被迫选择在市郊居住。
除了住宿问题和无故取消学生offer招致批评外,学校过度扩招导致学生体验下降也备受诟病。作为一个以创收能力强调自己的学校,格拉斯哥的做法非常特殊。学校并没有开设很多新的专业,而是在各专业增加人数和学费。然而,教师资源的增加却没有跟上增长的步伐。想想看,没有其他学校能够像格拉斯哥这样,在留学生数量上超过曼彻斯特大学,直追伦敦大学学院(UCL)。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吧?
此外,学生人数过多,导致一些自由选课的权益丧失。这在英国留学中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波也让学校承受了巨大压力。
格拉斯哥学校的大班教学、数百名学生一起通过大屏幕听课等也备受吐槽,给人一种逆向留学的感觉。过去几年,格拉斯哥收到的投诉比过去十年都多。幸好,学校目前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调整了自己的步调,控制中国学生比例的招生。从生源方面来看,南安普顿分担了一部分压力。今年的格拉斯哥学校没有那么抢了。相对来说,只要中国学生不那么疯狂,格拉斯哥也不会被诟病如此严重。这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我们来谈谈排名第二的贝叶斯学院(前身为卡斯商学院)。目前国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英国市场稍好一些,但经济总体下行。近几年就业情况普遍不佳,并非留学生不那么受欢迎,也不是贝叶斯学院不行了。问题在于就业竞争激烈,岗位有限,人才众多,竞争激烈。
贝叶斯学院主要受到黑评是因为有人吐槽该校毕业生回国就业困难,没有发挥作用,不如选择去排名前百的学校。还有人抱怨该校花费高,性价比极低。
实话实说,就业的问题牵涉到层次和行业,有些学生如果想通过贝叶斯进入券商大厂和投行,那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贝叶斯,即便是华威大学,甚至国王学院大学(KCL)也有可能和贝叶斯学院一样受到岗位限制。而且除了硕士学历,本科学历同样重要,不是只看最终学历。本科学历目前占据重要比例。如果你拥有一个位于伦敦城的本科学历,那你的就业前景就不错。
回国就业这一问题,贝叶斯学院的硕士确实有一些短板,例如参与公务员考试或进入某些国有企业就业会受到限制,但该校在进入外企等领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四大事务所对该校并无任何门槛。此外,该校的优势是留在英国或曲线寻求爱尔兰或欧盟的就业机会,而非回国为主。
当然,对于功利心理特别强,只希望通过一所学校找到好工作的人来说,就业问题是非常狭隘的想法。就业需要综合能力。学校和专业只能对你是否能通过简历初审起到限制影响,其他要看你的笔试,以及能力,更多地还要看你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或资源。如果只是面向中小企业,其实要求并不那么高。如今留学生找工作困难,尤其是国内211工程大学的本科生,再加上英国QS前50的留学生,他们只投简历给互联网巨头如字节跳动这类公司,自然限制更多。
贝叶斯学院实际上属于小众学校,被黑评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该学校无论地理位置、专业实用性还是与业界的紧密合作都相当出色。对于卡斯商学院来说,认知度更加重要,如果你特别想留在英国实习,那么这所学校会给予一定帮助,该学校的品牌也会起到助推作用。它会多角度的锻炼和提升你的就业技能。但如果你只是打算回国,卡斯商学院可能就不适合你。
总的来说,实际上有很多贝叶斯学院这类的学校,如Cranfield大学、雷丁大学和巴斯大学等,它们的专业水平相当不错,学校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当地享有良好的声誉。资源也更为丰富,与行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像雷丁大学,你去当地的四大会更轻松一些。很多非雷丁大学的学生,如华威大学的毕业生,也投简历去这个方向,希望能够获得就业机会。
然而,有些学生主要选择留在英国,对回国并不那么看重,这类学生选择就读这类学校可能会亏本。因为核心竞争优势一个都没有利用到,只享受到学校高强度的学习和繁忙的课程。学成后可能发现自己被掏空了,而且回国的认可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因此,选校这件事情有时更加重要。名气大的不一定好,人们卷动得越多,问题也就越多。被认可度较低的学校可能更适合你,关键是看你的初衷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