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もしもし」的来源?
在电话普及之前,被看做是高级商品,只有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才能使用,例如日本官僚或者企业家等。所以在电话刚刚被发明的那段时间,他们接到电话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おいおい”“こら”这种符合他们身份的语气词。
「もしもし」这句话诞生于1910年前后,那时电话已经在社会上普及了。因为当时电话的信号不太好,经常会因为杂音听不清楚对方说的话,这时候就需要给对方一个接通的信号,也就是「申します」。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为了方便使用,「申します申します」渐渐省略就变为「もうし」→「もし」→「もしもし」。
为什么要说两遍「もし」?
这要从日本当时流传的一个传说说起了。据说很久之前出现了很多妖怪,他们假扮成人的样子并模仿人说话,那些妖怪幽灵会对人说「もし」,如果人对此有了反应,就会失去性命。
因为通过电话交流,双方互相看不到脸,所以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幽灵,就重复说两遍「もし」,也就是「もしもし」了。
为什么在严肃的场合说「もしもし」是失礼的行为呢?
正如前面所说的,「もしもし」是省略后的语言,像年轻人之间的流行语一样,普遍会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比如现在我们流行的:yyds,u1s1,awsl这种字母简写,平时经常会使用,但是在一些严肃场合,对于尊敬的人或者上级使用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当然,在平时比较随意的场合中,和朋友之间的对话,说「もしも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哦。
在正经场合用什么来代替「もしもし」?
接打电话时,可以说:
1、はい、××です。/您好
2、お電話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感谢来电。
3、お世話になっております。/承蒙关照。
如果是第一次给客户或者上级打电话,可以说:
突然の電話失礼いたします。/突然打电话给您很抱歉。
如果信号不好或者确认对方的声音时,还可以使用「○○様」「○○さん」等呼叫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