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去散步的同学,是否做好准备了呢?>>日语学习咨询
听力也许是最没有把握的一项了。在这时间余额不足的情况下,要如何练习才能争取达到19分的合格,至少需要对考试题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五大题型
1.课题理解
2.要点理解
3.概要理解
4.即时应答
5.综合理解
其中1~4是N3听力都有的题型。
课题理解
通俗地说,就是考会话中的男或女,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一题的问题基本都是这样的:男/女はこの後、(まず・すぐ)何をしますか。
注意听清楚:谁?(首先、马上)要做什么?
可以从试卷上获得的信息是:图(偶尔)、4个选项。
4个选项的内容都会出现在录音中,且出现的顺序一致。
因此在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选项中的内容出现时。
当围绕其中一个选项的内容,录音说了很长的一段话时,请特别留意这一项。
当出现以下的词时,特别注意:あっ、そうだ/あっ、そういえば/あのう…
这时,多表示事情出现转机,往往暗示与正确选项有关的内容即将出现。
当出现以下的词时,可以暂定排除:~ておく/いいわ(よ)
这两个表达分别是“提前做好”和“不用了”,基本上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无关。
要点理解
通俗地说,就是考会话中的男或女,要如何做,或为什么做?
这一题的问题虽然不像第1大题那样单一,比较多样化,但多数考的是:どんな・どのように・どうして・何のために。
因此,一定要听清楚问题中的疑问词。同时注意问题是针对男还是女?
这一题的录音与上一题有所不同。当录音说出问题后,会给出一段空白时间(20秒左右),让考生看选项。
4个选项依然会按顺序出现在录音原文中。
概要理解
通俗地说,就是考察概括段落大意。
这一题与前两题不一样的地方有2点:
1.问题提出的顺序与前两大题不同
这一题的问题出现在原文内容之后。
但这不妨碍我们做题,因为问题基本就是这几类:
~何について話していますか。
~の話のテーマは何ですか。
~が伝えたいことは何ですか。
也就是要求概括出内容的大意。
2.试卷上没有选项
从这一题开始,试卷上不给出任何选项。
选项在录音中播出,需要考生自己听出来。
因为考察的是概括大意,所以选项中的用词未必是原文中出现过的词。这就需要考生既要有对原文大体内容的理解,又要能听懂选项的意思。
因而这一题的难度,不亚于最后的第5大题综合理解题。
考试策略上,N1似乎没有可探讨的空间,基本需要考生听懂理解,作出判断。
而通过对N2录音内容和选项的分析,正确选项的相关内容,趋向于出现在录音的后半段部分。
即时应答
主要考察日常表达的理解和运用。
录音内容只有1句,和3个选项,选出与问句相符的答句。
这一题涉及到大量的口语表达形式,如:なきゃ、なけりゃ、とく、てく、てって、てる等。
每一题都会涉及对一个关键词或语法点的理解。
这一题一定会考到一题敬语表达。因而较快地区分开尊敬语和自谦语,非常重要。
喜欢看日剧或日本综艺节目等语感好的同学,相对有优势。
在这不多的考前时间里,忙里偷闲看看日剧也是好的。
综合理解
共有3题,每一题是长篇的录音内容。
第1题:条件—选择
内容形式是:给出条件——给出4个选择——确定条件——作出选择
举例说明。
男女对话,男需要找一个兼职的公司。
男给出条件有三个:能使用英语、在海外发展、时间上8月前两周以外的时段。
女给出4个选择:4个不同的公司,分别具备不同的条件。
男确定条件(可能与最初给出的条件不同,有调整)。
男作出选择。
因此,在考试时,一定要做笔记。
可能记不下完整的笔记,但部分的笔记也能帮助做排除。
用最简单的记号(如假名、字词)记下相关信息,如人物提出的条件、4个公司具备的条件。
根据最后部分说到的确定条件,进行选项的排除。
第2题:方案—选择
内容形式是:(上司)提出问题——(下属)提出方案——(上司)决定方案
内容是上司与2名下属的对话。
上司提出一个问题后,2名下属分别提出不同的方案。
下属讨论过程中,上司边听边做出简单的回应,如:うん/そうだね/~か/~ね
通过上司的这些简单回应的语气,可以对提出的方案作暂定排除或选择。
最后一段上司的回应是最关键的信息,是对所有方案的评价和取舍结果。
考试时,一定要记笔记。
用最简单的符号,记下方案的内容。
根据上司最后一段话,对选项进行排除选择。
第3题:信息—选择
内容形式是:活动信息介绍——男女对话讨论——作出不同选择
活动信息介绍一般是男女之外的第三人,可能是广播或是电视节目等。
男女对此边讨论,边作出不同的选择。
最后的问题是两个:男/女分别作了哪项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男女讨论信息的顺序,与原活动信息介绍的顺序是不同的。
如,活动信息介绍了4个讲座,男女讨论可能先讨论讲座3,再讨论讲座4等。
因此,听活动信息介绍时,一定要记笔记。
边听男女的讨论,边对选项作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