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经历可能与大多数留学生都不太相同。大多数人都是本科毕业直接留德,而我则是经历了很长一段职场的“洗礼”,辗转反侧了很多个夜晚才最终做出了决定。但我认为,不论你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境遇下做出了留学德国的决定,有些问题是要在来德国读书之前就想好,或者说定下一个初步计划的。这样一来,你的目标感会很强,目标感决定驱动力,驱动力决定了你在德国的每一天将如何度过。今天,来说说哪些问题是应该在留德之前就想好的, 希望这次分享能让大家不再迷茫,也能给大家些许“实惠”的建议。
本文中的论点只代表个人,不喜勿喷,欢迎探讨。
首先,留德之前应该要初步确定毕业后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毕业后是回国还是留在德国?毕业后想从事哪些领域的工作?
毕业后回国还是留在德国?这个问题无关对错,每个人都不该随波逐流,每个人都该尊重自己的选择。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乎:
1、德国院校在国内的认可度
2、在语言上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3、是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密切关注国内的人才招聘现状
如果你毕业后打算回国进入国内的企业,那么:不得不说,QS排名、Times排名、THE排名榜上有名的大学以及德国主要城市的代表性大学对于回国求职来说会显得更“吃香”一些。德国的大学数量很多,每所学校都具备自己的特色,不具备任何可比性。就像真正进入了德国大学后,我们很难去比较法兰克福大学和科隆大学谁更强,也很难比较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谁更强。再比如很多德国人更倾向在FH(应用技术类大学)完成自己的学业并获得更实用的动手能力,但德国的FH能被国内企业叫上名字的却屈指可数。然而对于国内企业的HR来说,那些知名度高的、排名靠前的德国高校的毕业生则会更受青睐。所以大家如果毕业后打算回国进入国内的企业的话,还是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争一下,申请那些名号更加响当当的大学吧。另外,如果毕业后打算回国就业,那么在语言上面就没有必要花太多的功夫了,你的语言能力能够支持你顺利完成考试顺利毕业即可(如果你的工作与德国公司或某些德国息息相关则另当别论)。第三,和国内的同学多交流,多多了解国内职场的现状,求职节奏应该和国内的秋招春招同步,深入了解自己所在行业在哪些月份是招聘的高峰期,什么时候企业基本不会进新人。
如果你毕业后打算留在德国,或者说留在德国两到三年后再回国发展的话,那么:
选择学校:可以暂时将知名度排在第二优先级,而是多多关注学校的课程设置、实习配比、是否有参与研究的机会(如Hiwi)。在读期间尽全力“榨取”留德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红利”,比如加强和教授的交流、加强和德国同学的联系,建立自己在德国的人脉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Exkursion(学术考察),有机会的话多和相关联的企业内同事多交流多探讨,说不定你以后的实习就选在这家公司了呢。
语言学习:如果你未来打算进入一家德国人占绝大多数的企业的话,德语一定要好好学,不要拘泥于学术用语,平时交谈的时候如果你只会说在大学里才能用到的词汇或用语的话,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德国其实也有很多当下的流行语,可以适当了解一下,这样更容易在日后与德国同事建立密切的交流。
求职信息:善于使用Stepstone、Monster、Xing等求职软件。这里给大家一个小tips,不论是找Hiwi、实习还是工作,都可以在最初尝试的时候请一位地道的德国朋友来帮助你修改一下你的求职简历或动机信。我在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得益于我的德国舍友小姐姐,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就连我的“德式”证件照都是她带我去照的。对比修改前后的求职文书材料,你会发现德国人想要看到的个人履历、求职动机、职业晋升路径等等,其实和中国人的思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