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同学
本科院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GPA:3.8+ / 4.0(本科)
已录取院校: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
前期:吉婷
中期:金超然
后期:裴梦婷
学子访谈
Q: 什么时候开始规划的?期间遇到的难点、挑战和提升重点是什么?
A: 我规划开始的时间说早也早,说晚也晚。其实一直也没有真正确定就是一心想读研究生了。可能是从开始意识到,从本科毕业这一年是我最接近研究生录取一个好学校好项目的机会,那个时候才真的觉得想试试看申请研究生。所以在整体研究生申请上来说,可能确实是晚的。说早是因为,在本科阶段我就按照自己喜欢的爱好和学术方向做过很多努力探索。我觉得这都是我申请季脱颖而出的宝贵财富。并不是为了申请而去做探索,而是这些事情经历后,来到申请季这一步,我发现它们成为了我的财富,或者说竞争力吧。
我觉得难点和挑战对我来说是时间规划。我本身在校内校外都参与了很多活动和项目,加上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是一个学业压力比较大的学校,这都让我在申请季比较难安排和规划我准备和提交申请的时间。这点也是我最早联系新东方老师,希望他们辅助我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他们某种意义上帮我解决了时间管理上的问题吧。我的后期老师在每个时间节点都会反复提醒我时间,并且根据我的节奏进行高效率的反馈。
Q: 在申请方面是如何准备的?院校申请目标是如何制定的?
A: 具体到申请方面的提前准备是提前计划申请所需要的材料,比如准备简历,成绩单,和教授确定推荐信之外,更多是在确定专业方向和学校申请。确定专业方向需要大家花时间思考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未来所想的职业发展怎么能够通过就读研究生实现。新东方的中期老师为我准备了合适项目的清单,从清单下手,我开始了解我感兴趣专业方向的项目。这期间和学校的研究生申请consoler逐渐进行了筛选和填充,也和老师沟通了他整理出来清单的项目细节,最终确定了申请目标。
Q: 文书方面,老师如何挖掘学生经历中的闪光点?
A: 我个人感受 裴老师是一个很温和且善于聆听的人。在最早沟通开始,一直到后面每个学校文书的修改建议都会认真听取我的想法,给我一些修改方面的建议。同时也很尊重我对内容和结构的想法。裴老师应该是我申请里最熟悉的陌生人吧。没有真的相处很久,但是通过文书整理的过程成为了最了解你的人。
Q: 拿到梦校offer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 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毕竟现在我面对“哈佛录取我”这件事情依旧感觉不真实,梦想成真的感觉。目前觉得关键因素应该是相信自己和做自己吧。我的本科阶段没有以本科结束将会去哪里工作或者去哪里读书作为重点,而是在努力探索自己好奇,喜欢,和热爱的事情。到研究生阶段,我个人感受到很多项目都希望找到真的热爱且清晰自己在相应领域计划的学生。当然可以用很多方式来塑造这样一个申请者的形象给学校,但是如果你在本科阶段就有了真实的思考和探索,一切都水到渠成,你知道你会是这个学校想要的人,学校也会知道这是他们想要的人。
Q: 简单总结几条申请小贴士!
A:
(1)
提前准备推荐信,特别是在比较大学校里面就读的同学。我本科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是个公立学校。学校普遍的课程规模比较大,教授是比较难认识每一个人的。我算是比较晚,到了大三下学期才开始注意在大课上面多去和教授主动交流 让他记住我 了解我。同时,选报了一些10-30人规模的课程,这样教授能记住我的名字和具体表现,为我写推荐信。
(2)
在了解项目的基础上再写文书。再去了十几个学校和项目的admission events之后,我意识到每个项目都很在意学生是否了解项目,知道项目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以及是否真的需要这个项目去达成未来规划目标。千万不要交千篇一律的文书,如果你足够喜欢一个项目,一定要把申请材料准备的齐全,不留遗憾。
(3)
相信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理解一定会有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