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L同学(男)
学生背景:某985大学,化学
GPA:3.7+/4.0
托福:85+
GRE:320+
录取院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录取专业:化学PhD全奖
11月22日签约,12月13日UCR网申截止,L同学刚好赶在申请的高峰期来了新东方。作为一名已毕业的学生,经历过了上一年DIY的失败,学生和家长都感到无比焦虑。面对即将到来的截止日,中间的21天一刻也不能耽误。
L同学来自985院校,有良好的成绩和几段海外科研经历,但语言成绩相对较弱,也没有参加GRE的sub考试。在筛选出目标院校后,就马上开始了文书准备。拿到L同学去年DIY的申请文书后,我仔细研究了他的几段科研经历以及他的语言表达及呈现方式,发现他现有的文书存在一些问题:1. 文书表现方式生硬,重点不突出。简历没有提纲挈领地展现自己每段经历中承担的工作,存在内容堆砌的问题;2. 主文书的内容重点安排不合理,文章不够流畅,不能集中展现科研潜力。从该同学已有的文书中可以看出,他经历丰富且有许多收获和感悟,但重点模糊,逻辑不连贯,没有最大限度地体现科研潜力及为未来学习的清晰规划。
于是,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我整理了每段科研经历的模板发给该同学,以进一步了解他每段科研经历涉及的知识领域、研究方法、个人承担的工作、遇到的困难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学生在重新梳理这些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再次反思和总结的过程。
在和他的沟通中,我也明确了他感兴趣的方向是理论化学和物理化学。于是我引导他厘清了几段经历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能够在文书中体现他在科研成长道路上的逻辑主线。这不仅能够体现他踏实有效的成长路径,也对他未来的研究兴趣领域做了铺垫。为了文书的最后如何体现自己强烈的就读意愿,我建议学生浏览院系的faculty简介,找到和自己过往经历有交叉且有兴趣的教授并认真了解他们的研究。经过一轮筛选后,我建议他重点选择了两位教授并挑出了他们研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阐述。保证了整篇文章的严密逻辑。
申请期间,L同学在我们的指导下积极与教授套磁。1月中旬接到教授的面试邀请,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L同学进行了有条不紊地准备工作。他听取了团队老师的建议,科学有效地整理和阅读了老师的论文并做了整理,并在面试中表明了自己希望就读的强烈意愿。L同学本身就具备较好的知识储备及科研背景,加上团队老师的指导及他本人的认真准备,这次面试中表现良好。
未来希望L同学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挥洒热情,积极追寻自己的科研梦想!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