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磁的作用 
   
      套磁就是定向投放广告,主要有两个作用:
   
 
   
      (1)mere-exposure effect (刷脸效应):为了让对方院校教授熟悉自己。把自己的CV和研究方向介绍清楚,在网申之前做好铺垫。
   
 
   
      (2)预判其潜在需求,投其所好:美国院校的教授在每个申请季都会收到大量的套辞信,因此教授对学生套磁的目的也很清楚,所以一般会比较明确地回复学生是否有招生名额,是否有funding。
   
 
   
      总之,套磁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录取概率,减少无用功,尽量向对方院系教授了解到自己想要获知的信息。
    
>>>了解更多
   
      第二、套磁的关键
   
 
   
      (1)准确获知对方需求
   
 
   
      美国院系的教授大致可以分为年轻的AP,已有tenure的壮年教授和已经功成名就的老年教授。对于年轻教授来说,他希望有更多的科研成绩和资金以便得到晋升,因此他需要招收的学生数量会相对较多。对于已经获得tenure的壮年教授来说,他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对学生的期待也会更高。而功成名就的老年教授已经不会把自身的成就当做重要的考量,因此招生名额会相对较少,这样的教授也不是我们主要的套磁对象。
   
 
    
       
 
 
      美国研究生套磁
 
     
   
      (2)精准展示自身实力
   
 
   
      不论是年轻的AP还是老年教授,核心都是科学研究。因此在套磁之前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我有什么突出的学术能力?我的能力可以帮助教授的研究吗?我的经历和教授的方向匹配吗?除了硬实力之外,还有软实力,是否具备科研潜力。因此即使还没有发表的论文,建模大赛等等都可以用作套磁。
    
>>>了解更多
   
      (3)充分表达自身诚意
   
 
   
      第三、套磁的最佳时机
   
 
   
      套磁对于PhD申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从时间安排的角度来看,套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套磁集中期(2018年9-11月):
   
 
   
      一般算是套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是美国大部分申请提交的截止日期,在这时候套磁类似于在提交申请材料后跟教授打招呼。很多美国本土学生会选择在这个时段开始跟教授交流、实地考察等等。而国内的学生往往忙着准备考试,写材料,网申,寄材料,忽视了套磁,所以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发信给教授,回复率相对高一些的。
    
>>>了解更多
   
      2. 晚期套磁(2018年12月15日-2019年1月初):
   
 
   
      这个时候,大部分PhD(deadline比较早)的网申也都结束了。而美国学校都在放寒假,许多教授在这段时间是不会回复工作邮件的,所以这个时间套磁回复率不会太高。
   
 
   
      3. 套磁的另一个高峰期(2019年1月初到2月底):
   
 
   
      这是教授收到套磁信的另一个高峰时间。这个时候也意味着是最后的机会了,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大多数学生不想在这个时段和优秀的竞争者撞车。
   
 
   
      第四、用哪种形式套磁最好
   
 
   
      一般联系的方式就是通过邮件联系,不过能够亲手写一封信邮寄过去或者打电话也行,但是远隔大洋,Email还是最便捷的方式;有时候,教授们在休假的时候是不会查看工作邮箱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更倾向于看私人信件。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